渡莲花洋抵短姑渡上岸

水天一气浮鸿濛,远目直注榑桑东。

榑桑之树一万丈,高下尽作珊瑚红。

飞瓢可挂不须酒,桂露如浆泻珠斗。

当携古剑屠白龙,那用长绳絷苍狗?

十帆五帆齐出关,我舟自在中流閒。

片叶犹沈善财礁,群花已拱金钵山。

霞虹空际交丹碧,回首人间黯然夕。

松虬离世成墨云,兰蟾出劫鍊贞魄。

我不愿妙鬘璎珞垂缤纷,枯灰吹醒天地春。

只愿乞佛百年假,枕琴高卧穷厓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莲花洋,抵达短姑渡后上岸的景象与心境。开篇以“水天一气浮鸿濛”起笔,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海景,接着“远目直注榑桑东”,将视线引向东方的日出之地,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神秘的氛围。

“榑桑之树一万丈,高下尽作珊瑚红”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东方日出时分,榑桑树高耸入云,树梢映照出珊瑚般的红色光芒,色彩斑斓,充满生机与活力。

“飞瓢可挂不须酒,桂露如浆泻珠斗”则转而描写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即使在远离尘嚣的海上,也不需酒来消愁,因为自然的露珠如同珍珠般珍贵,足以滋润心灵。

“当携古剑屠白龙,那用长绳絷苍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希望像屠龙英雄一样,不受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正义。

“十帆五帆齐出关,我舟自在中流閒”描绘了船只在海上自由航行的场景,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航行的乐趣与自由。

“片叶犹沈善财礁,群花已拱金钵山”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善财礁与金钵山象征着不同阶段的生命状态。

“霞虹空际交丹碧,回首人间黯然夕”描绘了日落时分,天空中出现的美丽霞光与彩虹,诗人回望人间,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美好。

“松虬离世成墨云,兰蟾出劫鍊贞魄”通过松虬与兰蟾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以及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最后,“我不愿妙鬘璎珞垂缤纷,枯灰吹醒天地春”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的华丽所迷惑,而是渴望唤醒内心深处的生机与活力。

“只愿乞佛百年假,枕琴高卧穷厓垠”则是诗人对修行与智慧的向往,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的庇佑,度过百年的修行生涯,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力量、生命、修行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由妙庄严路至普济寺三章(其一)

入门先涤心,我佛有明戒。

钩连蹑景梯,玉光敞天界。

八面旃檀香,霏然纳襟带。

琼籁发水琴,珠烟喷山黛。

瑰玮星源楂,精灵海东岱。

初心三古邀,浊气百年汰。

凤嘴花未冥,龙背月方蔼。

彼岸亦已登,猛焉割诸爱。

形式: 古风

由妙庄严路至普济寺三章(其二)

不履中极高,安知下方窘?

置我太始间,神驹气为靷。

朝海群岫严,缠天万松紧。

华虹骁将旗,璎云上台衮。

山门作扇开,若恐曜灵隐。

石乳多溽烟,蒸为五色菌。

往结永寿缘,回顾玉堂近。

汉代梅南昌,于何类潜蚓?

形式: 古风

由妙庄严路至普济寺三章(其三)

手握如意珠,披渊入龙藏。

传灯录秘辞,证之义皆当。

世尊法总持,满月帝王相。

仗卫诸天神,俨列光武将。

玉罂一勺泓,寸心万古养。

寸心如兹山,独立谢依傍。

钟梵出峡迟,星斗落檐亮。

且抱青莲眠,莲浮大海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息耒院

佛灯荧荧一星挂,庭笋将篁箨初败。

雏僧六七如雀群,抢攘团蒲学膜拜。

柴门松绿篱枳黄,夕照在地人影长。

东风不受海烟气,吹动春岚作麝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