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过骊山》由金代诗人陈规所作,通过“丰镐无由问故基,三章只见黍离诗”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思。首句“丰镐无由问故基”,以“丰镐”代指古代的丰京和镐京,这两处是周朝早期的都城,如今已成废墟,诗人无法亲见其旧址,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次句“三章只见黍离诗”,引用了《诗经·王风·黍离》中的典故,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衰败、故国之思的情感,这里借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后两句“而今多少华清石,都与行人刻艳辞”,则将视角转向了骊山上的华清宫遗址。华清宫是唐代皇帝避暑行宫,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紧密相连。诗人看到的不仅仅是石头,而是这些石头上可能镌刻着的历史故事和过往的繁华,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也成为了后人追忆往昔的载体。通过这些刻在石上的艳辞,诗人似乎在与过往的历史对话,感叹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