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西峰赵先生七十寿诗

国柱维天锡,由看福履并。

明良期不偶,台斗任非轻。

出入三朝旧,弥纶百度贞。

休休归雅量,籍籍仰鸿名。

拒拟投閒疏,能忘眷注情。

麟袍昭宠渥,泉石被光荣。

结社时分韵,寻山或出城。

堂因开绿野,会想肃耆英。

弧矢呈遐算,瀛仙降紫清。

觥筹供里宿,莺燕杂歌声。

厚德冥应报,多贤宦夙成。

晚生惭世讲,谣祝倚乡评。

□草还温相,心香表道卿。

圣明需至理,颙望答升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此诗颂扬了赵先生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以“国柱维天锡”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赵先生如同支撑天地的支柱,其福泽与恩赐不可估量。接着,“明良期不偶,台斗任非轻”,表达了赵先生在明君与贤臣之间的重要角色,其责任重大,不容小觑。

“出入三朝旧,弥纶百度贞”,赞颂赵先生历经多个朝代,忠诚不渝,对各种政务处理得当,彰显其高洁的品德。“休休归雅量,籍籍仰鸿名”,进一步描述赵先生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的声望。

“拒拟投閒疏,能忘眷注情”,表明赵先生虽有退隐之心,但始终不忘君主的关怀与信任。“麟袍昭宠渥,泉石被光荣”,赞美赵先生受到的尊宠与荣耀,如同麟袍加身,泉水与岩石也因之而光彩照人。

“结社时分韵,寻山或出城”,描绘赵先生与文人雅士相聚,吟诗作对,游历山水的情景。“堂因开绿野,会想肃耆英”,想象赵先生举办宴会,聚集众多老者,场面庄重而充满敬意。

“弧矢呈遐算,瀛仙降紫清”,预示赵先生长寿如仙,其智慧与德行如同箭矢射向远方,清静如仙人降临。“觥筹供里宿,莺燕杂歌声”,描绘宴会上酒杯交错,莺歌燕舞,乐声四起的欢乐场景。

“厚德冥应报,多贤宦夙成”,赞扬赵先生深厚的道德修养,最终得到上天的回报,培养了许多贤能之士。“晚生惭世讲,谣祝倚乡评”,表达后辈对赵先生学问的敬佩,以及对其品德的赞誉。

“□草还温相,心香表道卿”,可能是指赵先生的言行举止如同温暖的阳光,令人感到舒适,其道德品质如同点燃的心香,令人敬仰。“圣明需至理,颙望答升平”,最后表达了对赵先生智慧与德行的期待,希望他能为国家带来繁荣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先生德行、才智、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赞美,展现了其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赵先生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苏惟和宰贵溪

百里基元化,孰惟师帅贤。

故人豫章宰,两见动星躔。

农雨三春足,弦歌四邑传。

为民甘政拙,许国自心坚。

戎马方忧杞,仙凫适去燕。

五云何渤郁,快睹孝廉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王武选子中奉使南还

流飙击芳树,郊气爽然新。

立马缘回久,驱车怅望频。

素襟还昨日,文采见兹晨。

锦怅爰分席,星槎岂问津。

故园便使节,归雁数秋旻。

未必能留恋,丹心切紫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游静之二尹无

乡邑知名士,寒松操愈坚。

晋陵看发轫,赞府试烹鲜。

柳色沿溪涨,椐阴夹道平。

典刑遗老在,文物故家传。

化及争先赋,庭馀示辱鞭。

何当对披豁,重软惠山泉。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挽鹅湖阁老

辅德人惟旧,徵书帝自裁。

紫霄终日待,黄阁应时开。

讵拟中台折,俄惊国柱摧。

大川方据楫,商鼎适调梅。

长逝民安仰,重光业未恢。

位隆兼恤典,名重盖伦魁。

圣眷应无替,仙游竟不回。

典刑斯巳矣,芳誉实悠哉。

旌望家乘远,皇猷国史该。

三朝遗泽在,穹碣贲泉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