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施沄访山长在厦用「寄郑养斋原韵」作诗二首寄赠,并索和章;仍用原韵奉呈(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故土的怀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首句“沧溟东望日含晖”,以大海为背景,朝阳初升,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然而,次句“城郭人民叹已非”转折,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哀叹。乱世中的功名似乎失去了意义,个人的心志与追求却始终坚守不变,体现了诗人的独立人格与道德坚持。
接着,“词章应世东洋体,妇孺还乡大袄衣”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文人墨客的创作可能顺应了时代潮流,但另一方面,普通百姓的生活依然保持着传统习俗。这种对比反映了社会变革中不同群体的不同境遇。
最后,“我爱鹭江师与友,独存风骨忍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师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保持自我风骨的坚持。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坚守自我,实属不易,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种精神的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洞察与个人价值的坚定追求,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