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梦黄粱半熟,立谈白璧一双。
惊鹿要须野草,鸣鸥本愿秋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公择舅》中的片段。黄庭坚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昨梦黄粱半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中美好事物尚未完全实现的遗憾,"黄粱"通常象征美梦或短暂的欢乐,"半熟"则暗示了梦中的满足尚未达到巅峰。接下来的"立谈白璧一双",则通过"立谈"和"白璧"这两个意象,传达出瞬间交谈间珍贵物品的出现,可能象征着瞬间的机遇或珍贵的人际交往。
"惊鹿要须野草",鹿被惊动,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而"野草"则代表自然与质朴。"鸣鸥本愿秋江",鸥鸟在秋天的江面鸣叫,寓意诗人内心渴望宁静与归宿,秋江则象征着淡泊与宽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当下境遇的思考,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哲理和艺术魅力。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
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尘迷。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欲行水绕山围,但闻鲲化鹏飞。
女忧鬓发尽白,兄叹江船未归。
看著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
人见穿花入柳,谁知有体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