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郭曾炘的《幽居遣怀(其二)》描绘了诗人身处孤寂环境中的自我反思和怀旧之情。首句“百劫茫茫剩此躯”,表达了历经沧桑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仿佛在说人生如梦,只剩躯壳。次句“镜中那复识今吾”,通过镜子反映出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身份的变迁。
“科头晏起真供状”描绘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不拘小节,晚起而自在。“挑耳勘书古画图”则展现出他对知识和艺术的热爱,沉浸在书卷与图画的世界里,寻求精神寄托。接下来,“日历久忘新晦朔”写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漠,忘记了一天又一天的交替。
“烟蓑长忆旧江湖”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自由自在、漂泊江湖的日子的怀念,烟蓑象征着他的隐逸生活。最后一句“小车洛下无人问,牛马相遭总任呼”,以小车在洛阳街头无人问津,自己如同牛马被随意驱使,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世态炎凉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幽居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