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予望的《北归漫兴(其四)》,作者以闲适的笔触描绘了归隐生活中的心境。首句“归来何处不徜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悠然自得。接下来,“隐几长消半篆香”描绘了诗人坐在几案旁,享受着淡淡香气,时间仿佛在静谧中悄然流逝。
“深喜山阿无怨鹤,却悲歧路有亡羊”两句,通过“无怨鹤”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有亡羊”的歧路则寓言人生的迷茫和失去方向,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意识到百年光阴如寄,因此选择以醉酒和营造多处居所(“三窟为营醉作乡”)来寻求心灵的寄托。
最后,“高卧北窗风暂至,犹能一枕到羲皇”描绘了诗人躺在北窗下,任凭微风吹过,思绪飘向远古的羲皇时代,表达了对理想化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清人隐逸诗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