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浩歌行十章(其九)》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开篇“层屑高无极,长剑耿在手”,以“层屑”象征人生的琐碎与繁复,“无极”则暗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无限,而“长剑耿在手”则表达了诗人手中握有力量,面对生活的挑战与抉择时的坚定与自信。
“不与鸾凤侪,乃随牛马后”,诗人自比为不与世俗的高贵者为伍,却甘愿追随平凡的牛马,这既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也是对自我独特人格的坚持。
“白日沈地江海昏,群星环络天之门”,描绘了一幅夜晚景象,太阳沉入地平线,江海昏暗,群星环绕着天空的大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
“人间尘梦齐大死,太虚元气游无根”,诗人将人间的尘世梦想与生命视为虚幻,而将太虚元气视为生命的根本,强调了超越物质与表象,追求精神与内在的真谛。
“千秋万岁视一息,贱贫富贵谁亡存?”提出时间的相对性,无论千年万岁还是瞬间一息,最终都会归于虚无,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指出富贵与贫贱、生死与荣辱,在终极意义上并无区别。
最后,“我将弃剑赴穷岛,安使妻孥饵人老?”表达了诗人愿意放弃世俗的权力与地位,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甚至不惜牺牲家庭,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充满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与对个人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