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二首(其一)

龙蟠虎踞帝王州,屡叹降旗出石头。

不惜家居撞坏了,可因歌舞破除休。

露桃滴滴啼宫井,风柳条条绊客舟。

春水一江流未尽,不禁更问几多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南京城如龙盘虎踞般雄壮,曾多次目睹投降的旗帜从石头城升起。
即使家中的器皿因庆祝而被撞坏,也无法阻止歌舞带来的欢乐气氛。
桃花的露珠在宫井边滴落,微风吹动着柳条,牵绊着过往的船只。
春天的江水滔滔不绝,让人忍不住追问,这无尽的愁绪究竟有多少。

注释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如同龙盘绕、虎踞守。
帝王州:指南京,历史上曾为多个朝代的都城。
石头:指石头城,南京古称之一。
不惜:不顾惜。
家居:家中。
撞坏:损坏。
歌舞:歌舞升平,欢乐的景象。
破除:打破,终止。
露桃:春天的桃花,滴着露珠。
宫井:皇宫中的井。
风柳:春风中的柳树。
绊客舟:阻碍船只前行。
春水:春天的江水。
更问:再问,追问。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春色与历史沧桑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历史遗迹的联想,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开篇“龙蟠虎踞帝王州”,龙蟠和虎踞都是形容建筑宏伟的词汇,结合“帝王州”可知,这里描绘的是一处雄伟壮观的地方,或许是古代帝王的都城。这一句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摹,传达出一种沉重而又庄严的气氛。

接着,“屡叹降旗出石头”则是在讲述这座古城在岁月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与更迭,旗帜飘扬过,又在石头上落下。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屡叹”一词,不仅表达了时间长久的概念,也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不惜家居撞坏了,可因歌舞破除休。”这两句是对比手法的典型应用。诗人通过描述家园被战火摧毁,而歌舞依旧,表达出一种生死与共、悲欢并存的人间百态,也反映了人民在战争中坚韧不拔的生活状态。

“露桃滴滴啼宫井,风柳条条绊客舟。”这一联接着上文的景象描写,将自然界的细微之处与人间的活动相结合。“露桃”和“风柳”都是春日里常见的情景,它们不仅美化了诗中的环境,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最后,“春水一江流未尽,不禁更问几多愁。”这两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春天的江水绵延不断,象征着时光的无限延伸。而“不禁更问几多愁”,则是诗人面对历史变迁、自然景物的流转,不由得产生了更多的忧虑和感慨。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历史长河中人类苦难的深刻体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与古城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有月江上作

雨止夜色静,涨生江浪浮。

碧云度星汉,明月照汀洲。

倏忽阴晴异,苍茫意绪秋。

微吟不须苦,下有未眠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独步

冻壳藏龟太窘生,惊心已觉岁峥嵘。

倦慵把易床头看,独自寻梅树下行。

溪面冰花寒更结,屋颠雪意晚将成。

一生与物无深分,竹叶相看合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怀次黄仲甄韵(其一)

畏日全无客到门,一溪閒与白鸥分。

绕楼山色时时见,抱叶蝉声处处闻。

战罢棋枰无宿恨,梦回茗碗有殊勋。

力田尚可持门户,我欲归耕谷口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草堂

浣花溪上得閒来,石刻摩挲病眼开。

短策多时临水立,红尘半路与风回。

乞灵伎薄裳为带,惊世名言海纳杯。

相对只今真梦寐,数椽茅屋老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