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益稷的《鄂馆书怀》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在荒凉的旅舍中,寒风呼啸,只有半壁青灯陪伴着他的病体,映照出他憔悴的面容,透露出内心的苦楚和疲惫。
颔联“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窗外的秋雨如同破碎的心,不断地滴落,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而枕边传来的晨钟声,却将诗人从梦中唤醒,现实的残酷与孤独更加凸显,让人不禁为之心酸。
颈联“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相结合的手法,衡阳雁断象征着诗人与家乡的联系被切断,三千路遥不可及,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巫峡猿啼则以哀怨的猿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十二峰的壮丽与孤独形成对比,更显出诗人的无助与孤独。
尾联“不尽关山回首处,暮云叠叠水重重。”收束全诗,诗人回望那遥远的关山,暮云重重,水波连绵,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道路的迷茫。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