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其一)

徙倚柴门,如许春光,幽思无聊。

渐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晴蔽山椒。

断续人家,参差林麓,官道遥通大石桥。

香风起,又吹残秾李,落尽夭桃。竹篱夹住墙腰。

更北舍东邻屋覆茅。

喜叱叱村童,畦边驱犊,乌乌渔夫,浦外鸣桡。

时见斜阳,平连莽苍,荷锸随身下采樵。

都休问,问王孙芳草,愁绝魂销。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其一)》描绘了春天山居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光的流转与自然的和谐。

“徙倚柴门”,诗人站在简陋的柴门旁,凝视着眼前的春景,内心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感慨。“如许春光,幽思无聊”,春光如此美好,却也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忧郁,这种情绪在静谧的山居生活中尤为明显。

“渐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随着春水的上涨,水中的藻类渐渐显现,溪口处升起淡淡的烟雾,远处的长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翠绿。这些景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晴蔽山椒。断续人家,参差林麓,官道遥通大石桥。”晴朗的天空覆盖着山峰,零星的人家散布在错落有致的树林边缘,官道蜿蜒,直到远处的大石桥。这一段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香风起,又吹残秾李,落尽夭桃。”春风拂过,带来了花香,但也意味着李花的凋谢和桃花的飘落。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竹篱夹住墙腰。更北舍东邻屋覆茅。”竹篱围绕着山居的小屋,北面和东面的邻居则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屋舍中。这里不仅描绘了生活环境的简朴,也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

“喜叱叱村童,畦边驱犊,乌乌渔夫,浦外鸣桡。”孩子们在田间嬉戏,牧童赶着牛群,渔夫在河畔划船,这一切构成了山居生活的生动画面。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乐趣。

“时见斜阳,平连莽苍,荷锸随身下采樵。”夕阳西下,山野一片苍茫,人们扛着锄头下山去砍柴。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

“都休问,问王孙芳草,愁绝魂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劝告人们不必过分忧虑,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

王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春日山居二首(其二)

山绕吾庐,且启烟扉,悠然远思。

看墙角花英,落成红雨,檐前柳叶,罥住青丝。

漫卷虾须,频来燕子,认得空梁旧垒飞。

伤心处,抚笔床茶灶,事事都非。春风不管芳菲。

任陌上香风著地吹。

更怨锁莺魂,声移庭院,梦迷蝶影,愁上罘罳。

弦冷蕉桐,香沈睡鸭,检点生涯几自疑。

朝来后,又门窥松鼠,野叫山鸡。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蝶恋花

柳眼啼烟花泣露,聚碧围红,扶得东风住。

一夜无情榆荚雨,天明和泪归南浦。

春去春来年几度,芳草迷空,遮断行人路。

莫遣飞花随絮舞,天涯漠漠无寻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望江南

蝴蝶梦,飞过海城西。

一瞬江南风景好,醒来依旧掩禅扉。翻惹许多疑。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鹧鸪天.七夕雨

下界初钟雨过时,恰逢天汉趁佳期。

催妆诗就凭谁寄,莫讶云軿雾毂迟。

嘉果设,荐清词。鼓沈蕉响夜何其。

从来错处都由巧,稳看还输一味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