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三)

爱掬溪泉浣砚尘,溪花俱晕墨痕春。

可知真砚何曾损,七客于中认主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在自然美景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首句“爱掬溪泉浣砚尘”,诗人喜爱从溪流中汲取清水,用来清洗磨墨的砚台,去除上面的灰尘。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着文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追求,通过清洗砚台,仿佛是在净化心灵,为新的创作做准备。

次句“溪花俱晕墨痕春”,溪边的花朵映衬着墨迹,仿佛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花朵与墨迹相联系,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文人笔下作品的鲜活与生动。

后两句“可知真砚何曾损,七客于中认主宾”,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疑问:真正的砚台是否真的会因使用而受损?这不仅是对物质层面的砚台的探讨,更是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坚持的思考。同时,“七客于中认主宾”暗示了在文人聚会或交流中,真正懂得欣赏和尊重彼此思想与才华的人,才是真正的主人与宾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谊、交流与理解的珍视,以及对精神世界价值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精神世界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四)

扁舟载得秋多少,荡过闲云又荡风。

曾记荻花枫叶外,斜阳输我醉颜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五)

雨过空亭听乱流,无人渔钓鉴湖秋。

晚风夕照闲如洗,明月依稀上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六)

凉散碧梧影,横琴每夕昏。

静涵千涧水,坐送隔溪云。

仙乐钧天梦,秋声落雁群。

绮寮风细细,香沁藕丝裙。

形式: 五言律诗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七)

枣花帘额暝烟低,清绝疏寮见旧题。

满径苔□人迹少,仙禽□过竹枝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