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已行上河舟,初入小长安。
路逄市中儿,相邀买罗纨。
罗纨非不佳,此物生饥寒。
山中大布衣,岁晚聊独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玠在元末明初时期过小长安(可能指长安城中的一个小区域)的经历。他乘坐小舟抵达后,步入城中,途中遇到一群市井孩童。孩子们邀请他购买华丽的罗纨(丝织品),然而诗人意识到这些衣物虽精美,却是源于生活困苦,是穷人的消费品。他联想到山中的贫者,即使粗布麻衣也能保暖度日,因此感慨地表示,自己宁愿选择简单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安宁,即使在艰难岁月里,也能自给自足。整首诗通过日常场景,寓含了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选择的深沉思考。
不详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好风从东来,吹我石上竹。
取琴竹下弹,希声不成曲。
桃李正无言,世人自相逐。
繁华此何时,所贵君子独。
残棋久未收,竹凉成小坐。
樵苏冷不爨,所设惟瓜蓏。
风吹碧云动,时有苍雪堕。
焉知人间世,赤日如焦火。
远过幽人居,支筇立良久。
竹影落秋波,照面绿于酒。
俗士不必来,屐齿苍苔厚。
案头二王书,妙不数颜柳。
好画不厌看,奈此风凄洌。
翠禽双飞来,翻枝落残雪。
竹间见石友,岁晚共贞节。
淡如君子交,冷面炙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