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令节偏逢雨,东风又酿寒。

榆烟今日断,杏雨几家餐。

堤草青犹短,山花湿未乾。

折残河畔柳,遍插里门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寒食》描绘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食节特有的氛围。首句“令节偏逢雨”,点明了节日与天气的不期而遇,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气氛。接着,“东风又酿寒”一句,不仅写出了春风的寒冷,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慨。

“榆烟今日断,杏雨几家餐。”这两句通过榆树和杏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冷清与哀愁。榆树的烟雾不再升起,象征着节日的仪式感被雨水冲淡;杏花在雨中开放,却只能成为几家人的餐食,暗含了节日的哀伤与生活的无奈。

“堤草青犹短,山花湿未乾。”这两句继续描绘了寒食节的自然景观,青草虽绿但显得短促,山花虽湿却未完全干涸,这些细节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季节的特征,同时也隐喻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循环。

最后,“折残河畔柳,遍插里门看。”这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寒食节期间的习俗活动——折取河畔的柳枝,插在门上以寄托哀思或祈福。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节日的传统,也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寒食》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寒食节的特定氛围、自然景色以及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明代诗人李德继对传统节日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4)

李德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陵怀古

西陵望处即吴关,怀古情深复一攀。

湖上笙箫何日始,渡头车马几时閒。

青山庙废基空在,白鹤桥倾水自潺。

却问宋家兰上里,白烟如雨隔江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怀包参军

极目西来山色秋,但闻长笛不胜愁。

故人家在清江上,潮满门前月满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阁上

云集沙头树,人归浦口烟。

空山喧宿鸟,小阁挂长川。

衣短宜轻暑,歌长入远天。

南风吹几席,不饮亦陶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再赴荣经即事

昨向金鸡驰驿路,又循铁水问泸津。

?音介葛应犹昩,魋结文翁尚未驯。

瓦屋四时云似幕,天全三伏雪如银。

荒尘到处增新怅,独有圆辉是故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