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忆分飞·雪夜旅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雪夜中旅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开篇“芙蓉帐。灯衔凤口东西向”,以“芙蓉帐”象征女子的闺房,灯如凤凰之口,映照着帐内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曲罢鹍弦放”,描述女子弹奏完琴曲,放下琴弦,暗示夜晚的宁静与女子内心的思绪。
“罗衣怕解垂咽项”一句,通过女子不愿解开罗衣的动作,表现了她对寒冷的畏惧和对温暖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离别的不舍与哀愁。“谁知别后多魔障”,表达了离别后的种种困扰与困难,暗示了两人之间的分离并非易事。
“平芜翠剪迷深巷”,描绘了一片翠绿的草地在深巷中延伸,仿佛是无尽的远方,象征着两人之间距离的遥远与难以逾越。“今夜天难亮”,说明即使是在如此寒冷的雪夜,也难以驱散心中的阴霾,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雪晴茅店寒鸡唱”,雪停之后,旅人在茅草小店里听到寒鸡的啼鸣,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隐喻。鸡鸣声打破了寂静,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对主人公而言,这却是一份更加沉重的孤独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雪夜旅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沈谦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这种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中的哀愁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