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二首(其二)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妙香清福。

为问前因,由来是仙佛。

离尘上品,怜浊世无端沦辱。幽独。

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伊人正如玉。

孤芳自远,极浦晚烟绿。

为问此生知己,但有畹兰修竹。

共一汀凉月,祛尽俗尘千斛。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鉴赏

这首《惜红衣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与超然境界的向往。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开篇即以佛教中的“牟尼”和道教中的“太乙”为喻,暗示着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境界。“妙香清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境界的纯净与美好。

“为问前因,由来是仙佛”,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生活源自于前世的因果,暗示着一种宿命论的色彩。

“离尘上品,怜浊世无端沦辱”,诗人对尘世的污浊表示同情与怜悯,同时强调了超脱尘世、追求高尚品质的重要性。

“幽独。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这里以“红盖素馨”象征高洁的品质,与屈原(灵均)的奇服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理想形象。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伊人正如玉”,诗人通过描绘清澈的银塘、甘甜的琼露以及如玉般的人物形象,营造出一种纯净、美好的意境,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

“孤芳自远,极浦晚烟绿”,“孤芳”象征着独立不群的品格,“自远”则暗示着这种品格的高洁与超脱。而“极浦晚烟绿”则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与“孤芳”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为问此生知己,但有畹兰修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真正知音的渴望,认为只有像畹兰和修竹这样高洁的植物才能作为自己的知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共一汀凉月,祛尽俗尘千斛”,最后,诗人以“凉月”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通过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表达了摆脱世俗烦恼、达到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超凡脱俗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高洁品质与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01)

端木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徵招

商猋一夜千林扫,庐山早呈真面。

悴绿待斜阳,恁苍凉平远。

莫霞天外卷,但留得、夕烟村畔。

数点归鸦,一行新雁。碧天晴晚。

堪羡野人家,幽岩际、荆扉悄扃双扇。

为问入山蹊,绕篱根一线。

菊花开欲遍,好分付、白衣如愿。

酒遄送、趁取悠然,共翠岚齐见。

形式: 词牌: 徵招

秋宵吟二首(其一)

雨初收,日向晚。渐喜浮云都卷。

垂杨外、看一碧澄澄,莫天树远。露将浓,月未满。

静里新蛩吟缓。帘痕荡,正爽逐风生,凉生秋浅。

乍近书灯,趁此夕,芸编自展。

破除尘虑,渐洗闲愁,至乐在坟典。微露香新浣。

一室萧然,千古到眼。淡无言,领取清芬。

忘却更桡过四转。

形式: 词牌: 秋宵吟

秋宵吟二首(其二)

小窗幽,漏滴静。淡碧银河韬影。

蛬声急,似寄语秋人,写将清景。绕台阶,咽翠梗。

四壁萧萧凄哽。开帘望,正片月西倾。数星光炯。

坐倚青灯,怅此夕,商音渐警,众芳将尽。

落叶兴悲,满地露华冷。凉籁喧金井。

念取无衣,秋梦顿醒。

待将心诉与沧溟,天阙云隔夜正永。

形式: 词牌: 秋宵吟

玲珑四犯

漆灯晕绿,悲声起,幽居一味凄寂。

夜台睡稳,何缘更露,尘中声迹。

泉扃悄阒,想也念人间故戚。

镇伶俜、惊风怯影霜叶共萧槭。

凄绝荒坟畔,月淡梨、雨昏松枥。

翠楼画阁剩如今、土华凝碧。

待访天亲,又朝市,沧桑几历。

悄呜咽,泣绕断梗伴夜蟀。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