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长出示子苍诗次其韵盖子苍见衡岳图而作也

晓烟幻出千万峰,个中我曾如懒融。

天公亦妒饱清境,戏推堕我尘网中。

人生万□无不有,道士宁知为老枫。

去年雪夜宿绝顶,笑声响落千岩风。

今年千岩在掌握,烟雨又复分西东。

磨钱作镜照千里,必也高人非画工。

季长胸中自丘壑,吐辞便觉春无功。

韩侯玩世难共语,精神满腹仍疏通。

酒阑耳热眩红碧,醉语撼子崔嵬胸。

遥知堕帻笑不答,但见玉颊回涡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朋友季长展示的衡岳图的感慨与回应,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首先描绘了清晨烟雾缭绕的山峰景象,仿佛幻化出无数的山峦,其中蕴含着作者曾经体验过的宁静与慵懒。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嫉妒,仿佛天公也想将这份清静留给自己,却意外地将作者置于尘世之中。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尘世生活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诗人通过“人生万□无不有”这一句,巧妙地引出了对人生的普遍性和复杂性的思考,暗示了道士可能并不完全理解人类生活中的沧桑变化。随后,诗人回忆起去年雪夜在绝顶宿营的经历,那里的笑声似乎能穿透千岩,带来春风般的温暖。而今年,面对同样的景色,却因季节更替而产生了不同的感受,体现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

“磨钱作镜照千里,必也高人非画工。” 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季长艺术才华的高度赞赏,认为他不仅技艺高超,更是一位能够洞察人心、超越寻常的智者。接着,诗人进一步赞扬季长胸中有丘壑,言语间充满春天的气息,暗示了他对季长人格魅力的欣赏。

最后,诗人提到韩侯(可能是指韩愈)难以与季长对话,因为他的精神世界过于丰富和深邃,甚至在饮酒后的话语中都能感受到其胸襟之广博。诗人预见到季长可能会因自己的话语而感到尴尬或不解,但他只是微笑,脸上泛起了红晕,展现出一种含蓄而深刻的幽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友情、艺术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和人性的深刻感悟,以及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子伟约见过已而饮于城东但以诗来次韵

一杯愁倡低眉峰,不平万事都消融。

嗟余分身处处有,遥知到子谈笑中。

平生踪迹亦可笑,以丑见传如瘿枫。

而公才大置闲地,正坐道骨合仙风。

颇闻少年类豪侠,臂鹰走马王城东。

尔来闭门看脩竹,藉甚但传诗句工。

懒于能琴嵇叔夜,痴于恋酒王无功。

明朝此乐堕渺莽,路隔关河魂梦通。

付子后堂以清夜,料理丝竹围酥胸。

曲音少误即回顾,笑看杯面微波红。

形式: 古风

季长出权生所画岳麓雪晴图

湘西今日云生早,岳麓雪晴看愈好。

朱栏青琐寄木杪,下临绝壑青松道。

知谁沙步泊渔舟,舟中应容寂音老。

爱山谁复如君者,一幅湘西和我画。

分身亦欲看京华,要使痴儿惊羽化。

形式: 古风

季长尽室来长沙留一月乃还邵阳作是诗送之

邵阳归去知几里,万顷斜阳渡湘水。

一叶扁舟共看山,伯鸾德耀俱风味。

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

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

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

大钟横撞山答响,遥知有寺藏层翠。

想见道人出迎客,犀颅戢戢三千指。

王事得从方外乐,佳处迟留固其理。

何当更和宿山诗,要看云泉生逸气。

形式: 古风

送季长之上都

十年不踏黄尘路,老尽归心馀一缕。

因同夜语想京华,归心百尺游丝举。

前年别我楚山边,解鞍班草弄云泉。

今年送公古城北,花发水流闻杜鹃。

眉间秀色照春晚,青云故人纷满眼。

门前车马气如云,知谁倒屣迎王粲。

行看腕脱供十吏,玉堂风景非人世。

万乘扣扉宫月斜,梦惊呼烛度窗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