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四)

睿心重离析,歧路清江隈。

四面寒飙举,千里白云来。

川长别管思,地迥翻旗回。

还顾昭阳阙,超远章华台。

置酒巫山日,为君停玉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谢朓在南北朝时期所作,属于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观的交织。

“睿心重离析”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与离愁。“歧路清江隈”则是环境描写,歧路即分叉的道路,清江隈意指江边的环境给人以清新而宁静之感。

“四面寒飙举,千里白云来”描绘了四周飘起的寒风,以及远处涌来的白云,这些景象都增添了一种孤寂与苍茫的氛围。

“川长别管思,地迥翻旗回”则是作者对于流水不断、山河迢迟而思绪万千之情。这里的地迥指的是远处的地势起伏,而翻旗回意指军旗在远方飘扬,又转回头来,这里既有对战事的描写,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波动。

“还顾昭阳阙,超远章华台”中,昭阳阙和章华台都是古代宫殿名,是作者心中的所思所忆之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最后,“置酒巫山日,为君停玉杯”则是诗人在巫山之上摆放酒宴,邀请友人共饮,以此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这里,作者通过设宴的场景,寄寓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内容、生动的自然描写以及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位才子对于离别之痛与追忆之美的双重情怀。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五)

桂楼飞绝限,超远向江歧。

轻云霁广甸,微风散清漪。

连连绝雁举,渺渺青烟移。

严城乱芸草,霜塘凋素枝。

气爽深遥瞩,豫永聊停曦。

即已终可悦,盈尊且若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六)

念深冲照广,业阐清化玄。

端仪穆金殿,敷教藻琼筵。

船湛轻帷蔼,磬转芳风旋。

卷辔栖道树,方津棹法舷。

归兴凭大造,昭途良易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七)

玄冬寂修夜,天围静且开。

亭皋霜气怆,松宇清风来。

高琴时以思,幽人多感怀。

幸藉汾阳想,岭首正徘徊。

形式: 古风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八)

怆怆绪风兴,祁祁族云布。

严气集高轩,稠阴结寒树。

日月谬论思,朝夕承清豫。

徒藉小山文,空揖章台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