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靖老请赞

夜叉心,菩萨面。

动则云翻大野鬼悉惧闻,静则练绕长溪人皆喜见。

有一道迷魂咒,三千里外学念者也灵验。

形式:

翻译

夜叉般的心性,菩萨般的面容。
行动时风云翻滚,让大野鬼都畏惧听见,静止时如练绕溪,人们都喜欢看见。
有一道神秘迷魂咒,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修炼者也能感到它的灵验。

注释

夜叉:佛教中的凶神恶煞形象,此处形容心性的刚猛或独特。
菩萨:佛教中的慈悲象征,此处形容面容的慈善。
迷魂咒:神秘而具有魔力的咒语,引人入胜。
灵验:有效、有感应,指咒语的实际作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奇特的形象——夜叉心与菩萨面的结合。夜叉通常象征着威猛和震慑力,而菩萨则代表慈悲和祥和。诗人通过对比动时的震撼场景(云翻大野,鬼悉惧闻),与静时的宁静美好(练绕长溪,人皆喜见),展现了这个形象的双重特性。

"迷魂咒"暗示了其神秘力量,即使远在千里之外,能修行此咒的人也能感受到其灵验。整体上,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刻画了一个既令人敬畏又引人向往的神秘角色,体现了佛教中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力量。释妙伦作为宋代僧人,通过这样的赞词,可能是在赞美真如靖老的内在修为和佛法影响。

收录诗词(151)

释妙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笑堂

冷地无端错喜欢,却将鸱吻对门安。

引它铁作面皮汉,千里闻风也破颜。

形式: 七言绝句

颂古五首(其四)

前头计较既不成,后面安排亦不是。

古时若有今时人,不落他家圈里。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颂古五首(其一)

狗走抖擞口,猴愁搂搜头。

瑞岩门外水,自古向西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二十二首(其十一)

千寻浪里出头,万仞崖前展手。

七百甲子老翁,刚然弄一场丑。

摘杨花,摘杨花,翻身跳上树,惊散暮林鸦。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