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与胡伯友书问疏阔稍久因楚石藏主待谒翘仰高谊赋寄此诗

乔木千章万壑秋,使君清兴在危楼。

星沈夜水神鱼化,霜落寒汀宿雁留。

红袖乌丝酣楚客,画屏银烛看吴钩。

不知肯著枯藤杖,采采芙蓉涉远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乔木千章万壑秋,使君清兴在危楼”描绘了秋天里,高耸入云的树木遍布千章万壑,使君(这里指诗人)在高楼之上,心境清明,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这如画的秋景。这里的“危楼”不仅指物理上的高度,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高远境界。

颔联“星沈夜水神鱼化,霜落寒汀宿雁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星星沉入了夜色中的水面,仿佛与水中的神鱼融为一体;霜降之后,寒冷的河滩上,大雁栖息,留下了一片寂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颈联“红袖乌丝酣楚客,画屏银烛看吴钩”则转而描绘了人的情态。红袖女子与乌丝(可能指的是男子的服饰)相会,楚客(泛指古代楚地的文人)在宴会上畅饮,享受着歌舞升平的欢乐。同时,画屏前的银烛映照下,有人在观赏吴钩(古代的一种长柄刀),暗示着宴会中既有欢愉也有深沉的思考。这一联通过人物活动,增添了诗歌的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品味。

尾联“不知肯著枯藤杖,采采芙蓉涉远洲”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期待。枯藤杖象征着旅途的艰辛,而“采采芙蓉涉远洲”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去往更广阔天地的愿望。同时,这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希望朋友能共赴远方,共享这份自由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穿插人物活动,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赠楚石藏主谒饶心道六有先生

不识南塘第几桥,翠楼华屋上岧峣。

古文独许扬雄识,幽兴谁为杜甫邀。

伐木春声生涧谷,涉江秋影荡兰苕。

散花如雨携双履,解与高人话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抚郡经历海朝宗调官

馆阁论思拜命新,风云近接属车尘。

受釐宣室多清夜,奏赋甘泉是暮春。

雨过落花行处少,日移高树坐来频。

知君此日行吟思,骢马封章又避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东坡墨竹

扁舟忆上浣花溪,风雨横江万竹低。

石室归来秋似水,峨眉相对醉如泥。

春雷翻石蛟龙起,夕照穿林鸟雀栖。

二老何年重会面,为挥浓墨写凄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