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

七十馀生巳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首句“七十馀生巳白头”,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满头白发的形象,暗示了岁月的沧桑。次句“明明律例许归休”则点出诗人本应按照法律退休,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转折强烈,揭示了他虽有归乡之意,却因某种原因再次陷入困境,被流放到边远之地。

“迁谪本非明主意”表达对命运不公的感慨,认为自己的遭遇并非出于朝廷的公正决定,而是小人的阴谋。“网罗巧中细人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被人算计的感觉。最后两句“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诗人想象家中亲人对自己的思念和悲伤,即使自己已经去世,他们的心中仍充满哀痛,情感深沉而感人。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仕途坎坷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挂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无奈与悲凉。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杨林病榻罗果斋太守远访

荒店晨炊冷灶烟,忽闻五马暂流连。

关山尽是销魂路,樽酒翻为迸泪筵。

遥想生还成幻梦,纵令死去有谁怜。

眼前难缩壶中地,何问灵均楚国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云楼上公韵五月十九日鱼池雅会

环衢窈窕锦亭东,珍树留春缀糁红。

鸟度屏风青瘴里,鱼窥明镜碧澜中。

宾筵邺下诗篇盛,军次渔阳鼓角雄。

独有白头虚授简,梁园应愧长卿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五丁峡旧传为力士开山之地据史秦用张仪司马错之谋以珍器美女赂蜀侯而取之小说迂怪传疑可也遂赋此诗

峡形千仞立苍颜,开辟从来有此山。

自是美人倾绝国,不缘壮士启重关。

蔡蒙早入梁州贡,庸蜀曾陈牧野间。

谣俗流传难借问,丹青遗迹尚班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郫县子云阁

落景登临县郭西,坐来结构与云齐。

平郊远讶行人小,高阁回看去鸟低。

林表馀花春寂寂,城隅纤草晚萋萋。

酒阑却下危梯去,犹为风烟惜解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