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樵径登北高峰遂至韬光庵

鸟路攲倾不可登,攀缘直上最高层。

阴崖老树春无叶,古窦寒泉夏作冰。

斜抱江流萦翠带,乱山分脉走瓜藤。

云根细纪当年事,太守曾来访隐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山路崎岖无法攀登,只能笔直向上直到顶层。
春天的老树长在阴暗的崖壁上,叶子稀疏;夏日的古老洞穴里泉水结成冰。
山泉沿着江流蜿蜒如翠绿的腰带,山脉的脉络像瓜藤般交错。
云雾下的树根记录着过往的故事,当年太守曾来拜访过隐居的僧人。

注释

鸟路:形容山路险峻。
攲倾:倾斜不平。
最高层:指山的最高峰。
阴崖:背阴的悬崖。
老树:年代久远的树木。
春无叶:春天树叶稀疏。
古窦:古老的洞穴。
寒泉:冰冷的泉水。
夏作冰:夏天结冰。
江流:江河的水流。
萦翠带:像翠绿色的带子环绕。
云根:云雾下的树根。
细纪:细致地记录。
当年事:过去的事情。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访:拜访。
隐僧:隐居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樵夫小径艰难攀登北高峰的旅程,最终到达韬光庵的经历。首句"鸟路攲倾不可登"形象地写出山路崎岖,连飞鸟都难以平稳通过。接着,"攀缘直上最高层"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决心要到达峰顶。

"阴崖老树春无叶,古窦寒泉夏作冰"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老树不见新绿,夏天的山泉结成冰,展现了山中环境的清冷与独特。这样的景象寓示着隐逸生活的孤寂和清苦。

"斜抱江流萦翠带,乱山分脉走瓜藤"则描绘了山势如带,江流蜿蜒,山峦起伏,仿佛瓜藤般蔓延,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云根细纪当年事,太守曾来访隐僧"点明了历史的痕迹,透露出太守曾造访过此处,与隐居的僧人交流的往事,增添了历史人文的韵味,也暗示了诗人对前贤风范的仰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山游历为线索,融合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收录诗词(1029)

释文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子岁初夏连雨作寒

雨脚何当断,风头不肯收。

中宵还集霰,四月尚重裘。

客有涂泥叹,民怀畎亩忧。

是谁同燮理,对此合包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石室

石室閒眠过午钟,看来唯我最疏慵。

生憎俗客妨幽趣,不与樵夫说定踪。

麋下涧阴时引子,鹤归林表只依松。

人生未解休心去,多向尘区叹不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石桥瀑布

瀑布依真境,何曾与世同。

洒空轻作雾,溅石乱生风。

绝壁惊飞鸟,危梁卧断虹。

人言龙窟宅,祇在此潭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示山友

地僻断知闻,相过知有君。

晴溪堪数石,晚岫暗通云。

果熟猿无数,松高鹤不群。

深居岂无事,终胜世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