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谢

矜红掩素似多才,不待樱桃不逐梅。

春到未曾逢宴赏,雨馀争解免低徊。

巧穷南国千般艳,趁得春风二月开。

堪恨王孙浪游去,落英狼籍始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她像个多才的女子,用红花遮盖素颜,不急于展现,不追赶梅花的盛开。
春天来了,她还未曾遇到宴会欣赏,雨后更不愿独自伤感徘徊。
她的美丽巧妙地超越了南方的万千娇艳,趁着早春二月的春风绽放。
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游子随意离去,直到落花满地才返回,那时已错过盛开的时光。

注释

矜红:形容女子的娇艳。
掩素:用红花掩盖素颜。
多才:形容女子有才华。
樱桃:春季开花的植物,此处比喻美人。
梅:梅花,象征高洁,此处也比喻美人。
春到:春天来临。
宴赏:宴会或赏花的活动。
雨馀:雨后。
低徊:犹豫不决,这里指伤感徘徊。
巧穷:巧妙地展现出。
南国:南方。
千般艳:各种各样的美丽。
趁得:恰好赶上。
春风二月:早春二月。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此处可能指游子。
浪游:随意出游。
落英狼籍:落花纷乱。
始归来:才开始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遗憾。开篇"矜红掩素似多才,不待樱桃不逐梅",通过对比鲜花和果实,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追求和欣赏,似乎在说即便是不同季节的花卉,也都不愿错过。春天来临,却未能及时享受其中的宴席与乐趣,而是在雨后的一丝温馨中寻找慰藉。

"巧穷南国千般艳,趁得春风二月开"则描绘了诗人对南方美丽景色的向往,以及在春风的催化下万物复苏的繁华。这里的“巧穷”指的是精心探求和享受,而“南国千般艳”则是对南方丰富多彩自然景象的赞叹。

最后两句"堪恨王孙浪游去,落英狼籍始归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与美好的遗憾。这里的“王孙”通常指代豪门公子,而“浪游”则是对他们那种不羁自由生活方式的描绘。而“落英狼籍”则形象地表达了花谢后的凄凉,且“始归来”暗示了一种归属感或是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一)

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圭璋捧赭袍。

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

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二)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

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粘红。

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

自笑苦无楼护智,可怜铅椠竟何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三)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

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四)

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

期严无奈睡留癖,势窘犹为酒泥慵。

偷钓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沈钟。

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琊邴曼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