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
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的《题蜀江观(其二)》。诗中,诗人回忆了孝宗淳熙年间蜀江一带的繁荣景象,那时泉水丰盈,滋养着江水。他提到了一个绣衣酷吏(可能指苛政之官),尽管试图压制,但无法掩盖历史的事实,暗示了公朝时期皇帝对这一地区的恩赐,比如石碑记录的功绩。诗中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肯定,以及对过往盛世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不详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飞升千载许旌阳,一念吾民尚未忘。
循吏傥怜民疾苦,开泉疗疾又何妨。
光武中兴三十年,愈民痼疾发灵泉。
吾皇何止如光武,瑞井宜通瑞锦边。
脩竹萧森影过墙,屧声寂不响回廊。
道人独坐清无对,饱杀薰风一味凉。
龙榜凤池俱细事,十年身到待何如。
问天乞取百年活,图得山中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