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首(其十八)

枯木云笼秀,云中袍玉立。

寒潭月夜圆,潭底侵鱼入。

回头开正眼,头上戴帽出。

芳草破春烟,草芊拂天内。

形式: 偈颂

翻译

枯木被云雾笼罩,犹如仙人穿着玉袍独立云端。
寒冷的潭水在月夜下显得圆满,潭底的鱼儿似乎也被浸透其中。
转身回望,目光如炬,头戴斗笠走出。
春天的青草穿透晨雾,茂盛地伸向天空。

注释

枯木:形容干枯的树木。
云笼:云雾笼罩。
袍玉立:像穿着玉质长袍站立。
寒潭:冰冷的水潭。
侵鱼:渗透到鱼儿身上。
回头:转身。
正眼:炯炯有神的目光。
戴帽出:头戴斗笠出门。
芳草:春天的青草。
春烟:春天的晨雾。
草芊:草木茂盛。
拂天内:伸展到天空之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枯木云笼秀",形象地写出枯木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更加清雅,犹如一位仙人披着云裳。"云中袍玉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是玉质的仙袍在云端挺立。

"寒潭月夜圆",夜晚的寒潭映照着明亮的月光,水面如镜,月影圆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禅意氛围。"潭底侵鱼入",暗示着即使在深潭之下,生命的气息依然融入其中,富有生机。

"回头开正眼,头上戴帽出",这两句似有所寓意,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觉醒和智慧的显现,如同戴上无形的帽子,洞察世事。

最后两句"芳草破春烟,草芊拂天内",春天的青草穿透晨雾,生机勃勃,直指天空,象征着佛法的广大无边,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与佛法融合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36)

释慧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三十首(其十六)

春色千林花正开,秋潭万水月犹明。

夏热绿杨影满地,冬寒白树覆前庭。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首(其十三)

风波灭尽而悔当时之事,碧海澄明而恨十分之恩。

潭水月落而带清光之影,壶天云尽而存青霄之晴。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首(其十)

玉龙起雨上东天,石虎出风下北山。

夜兔穿云南海底,昼乌破暗西畔岩。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首(其九)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