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台州使君五首(其三)

赤城山下万人家,隐隐烟霄隔海霞。

石上仙书留鸟迹,碗中佛供落天花。

参云台树寒阴直,照日旌旗暖影斜。

遥想铃斋无别事,只缘风景费才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赤城山脚下,万家灯火映照着海上的晚霞。
石头上留下了仙人的手迹,仿佛飞鸟留下的痕迹,碗中的佛像供品飘落了花瓣。
参天大树在参云台上投下寒冷的阴影,阳光照射下的旗帜温暖而倾斜。
遥想你在铃斋中并无他事,只是这美景让你才情横溢。

注释

赤城山:一座山的名字。
万人家:许多人家。
烟霄:云雾缭绕。
海霞:海边的晚霞。
石上仙书:石头上的神秘文字或传说。
鸟迹:鸟类留下的痕迹。
佛供:佛教供奉的物品。
天花:比喻落花。
参云台:高耸入云的平台。
寒阴:寒冷的阴影。
照日:阳光照射。
暖影:温暖的影子。
铃斋:有铃铛的小屋,可能指书房或静修之地。
别事:其他事情。
风景:眼前的景色。
才华:才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赤城山下的壮观景象和诗人对台州使君的想象。首句以"万人家"展现山脚的繁华,"隐隐烟霄隔海霞"则烘托出山势之高,与远处海天相接的壮丽景色。"石上仙书留鸟迹"暗示着神秘的传说和自然的和谐,"碗中佛供落天花"则增添了宗教氛围和宁静之美。

"参云台树寒阴直"描绘了树木在高处挺立,形成清冷而笔直的阴影,"照日旌旗暖影斜"则通过阳光照射下旗帜的暖色光影,展现出动态的场景。最后两句"遥想铃斋无别事,只缘风景费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台州使君在如此美景中忙碌公务的想象,同时也流露出对才华被风景所吸引的感慨。

整体来看,此诗以景抒情,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寓含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生活的哲思。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寄台州使君五首(其三)

尽日书齐无案牍,有时佳客上云霞。

清心自照江湖水,和气长开草木花。

千里裤襦歌不足,万家弦管思无斜。

笑谈坐觉仙风远,空卧秋山老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台州使君五首(其二)

使君家是八仙家,不负黄菁与紫霞。

麦陇儿童行竹马,月楼鼓角度梅花。

彩笺吟就云初合,玉局棋残月半斜。

闻说握兰消息近,星郎昨夜倍光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台州使君五首(其一)

闻说天台太守家,全家日日在烟霞。

壶中夜酿云分润,洞里秋香玉弄花。

四郭青山连市合,一江寒水抱城斜。

紫芝黄鹤应相识,梅福年来鬓欲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云湖过香山偶成二首(其二)

尘境回头隔圣凡,参差叠嶂巧如镵。

归云堕碧粘僧屐,落叶飘红上客衫。

果熟遥看猿渡涧,风号定想虎离岩。

长天自有无穷景,未信西冈日半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