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银槎歌

我有匣中银凿落,碧山山人手所作。

背镂至正壬寅字,点画形模今宛若。

断节枯根纷错纠,中有仙人博望侯。

衣冠甚古须髯苍,飘飘一似乘孤舟。

肘后惜无筇竹杖,袖中或有安石榴。

人言八月泛天汉,支机石畔逢牵牛。

奇事流传见图画,炼师何意穷雕锼。

当年亲致汗血马,饱历条支经大夏。

安知骨貌久销歇,供人把玩充杯斝。

金人已去柏梁台,玉液常沾白莲社。

嗟我瓠落沟断同,潦倒赖尔衰颜红。

有酒如渑不称意,欲求仙术寻壶公。

跳身此槎之腹中,穷源再入冯夷宫。

为侯改号鸱夷翁。

胡为低眉偃蹇在尘世,枕蛟骑虎愁我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琬的《古银槎歌》,通过对一件古银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诗人以银凿落为线索,追溯其由碧山山人精心制作的历史,强调了器物背后的时间痕迹和故事性。银槎上刻有“至正壬寅”字样,以及仙人博望侯的形象,暗示着神秘的传说和历史人物。

诗人进一步通过银槎上的细节,如断节枯根、衣冠须髯等,营造出一种古朴而超凡的氛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经历。银槎曾被用于八月泛天河的神话,象征着探索未知和追寻仙道的愿望。

然而,诗人感叹银槎虽美,但终究只是供人赏玩的器物,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已随时间消逝。他将自己比作沟断的葫芦,借银槎的陪伴聊以慰藉,但仍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感到无奈,渴望寻求仙术以解脱。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投身银槎,进入神话世界,甚至改变身份成为“鸱夷翁”,表达了对超脱尘世、摆脱困境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古物抒发了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夜雨留方尔止宿次日将之宣州

相逢哆落木,此别叹流萤。

偃蹇羞郎署,饥寒逐客星。

帘光摇竹翠,江雨带帆青。

归日吾能待,新诗满敬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宿摩诃庵

不意能来此,高僧共默然。

灯传无尽劫,花有再生缘。

幻梦初弦月,微躯小劫年。

画廊松影外,呵壁问诸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喜王西樵至湖上(其一)

伏枕南屏寺,闻君脱罻罗。

翻然具舟楫,及此问烟萝。

惊定收双泪,悲来著《九歌》。

惠连新句好,惆怅未同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喜王西樵至湖上(其二)

惜别魂犹悸,相逢病欲苏。

全身来北寺,留眼看西湖。

白社期同往,青山道不孤。

故人曹邺在,吟眺慰穷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