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子发道中

攀山辞玉笥,辍浦问珠林。

四村流水暗,三月落花深。

岭晦行云气,沙明止岸阴。

所思若下士,被发正鸣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人在山间行进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句“攀山辞玉笥,辍浦问珠林”以“辞”和“问”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访友人穿越山岭、探寻路径的情景,玉笥和珠林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神秘而珍贵的色彩。

接着,“四村流水暗,三月落花深”两句,通过“暗”和“深”这两个形容词,不仅描绘了春日里流水潺潺、落花满径的景象,也暗示了访友人深入探索、逐渐接近目的地的过程。这里的“暗”字,既指光线的昏暗,也隐含着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岭晦行云气,沙明止岸阴”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岭上的云气弥漫,似乎与行人的脚步相呼应;而沙岸的明亮与阴暗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也象征着访友人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

最后,“所思若下士,被发正鸣琴”一句,将访友人的思绪与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下士”并非贬义,而是指那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人。被发,即披散头发,是古代文人隐居生活的一种常见形象,而“正鸣琴”则展现了他们悠然自得、寄情于琴的雅致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友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探索与思考,既有对美好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青原山作

秋物祇林浅,禅阶古石平。

香台七祖塔,法树十围荆。

杖飞犹置井,山匝似为城。

即此未遑息,徒令岩壑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九日集独髻山

九日复九日,久客畏高临。

云使乡心近,江承秋气深。

杂花难似菊,孤雁不随禽。

非君重节物,谁肯到松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宿张子湖堂

别海迷回驾,依湖狎隐堂。

玉枕冲朝采,珠灯汎夜光。

款言霞上尽,投兴雪中长。

还应艺松桂,同嗣大年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关山月

白兔天边月,黄龙戍外城。

蟠蛇明扎阵,哨马照归营。

镜破佳期阻,轮圆虏命倾。

丈夫取报国,莫念妾身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