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写怀十首录寄诸兄弟》系列中的第九首。金幼孜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久别亲朋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多年未能与家人通信的歉意。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首句“久别亲朋觉已疏”,点明了诗人与亲朋好友长期分离后,彼此之间的情感似乎变得淡漠。接着,“频年不得半行书”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疏远的原因——长时间没有收到亲朋的书信,使得联系更加稀少。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远离家乡、亲人渐行渐远的画面。
随后,“平生经术惭无补”一句,诗人转而反思自己的学识和经历。他自谦地说,自己一生所学的学问似乎并未能有所助益,这既是对个人成就的一种自我审视,也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或无奈。最后,“空有虚名在石渠”则以“虚名”与“石渠”形成对比,石渠可能是指官职或职位,诗人用“空有”二字强调了名声与实际贡献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自己功业不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金幼孜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