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

取巧原非君子儒,纷纷乞巧何其愚!

我闻用拙存吾道,又闻巧者拙之奴。

我生无事不守拙,自安义命心怡愉。

天上神仙比我拙,其拙还为世间无。

一年一度一相见,牛郎织女天一隅。

银河竟绝仙槎渡,填桥还待白项乌?

何如黄海、黑海、地中海,凡夫乘风破浪来往只须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乞巧》,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以“乞巧”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对比巧与拙的价值观念,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取巧原非君子儒,纷纷乞巧何其愚!”开篇即点明主题,批评了追求外在技巧和形式上的“巧”,认为这并非君子之风,也显得愚蠢。接着,“我闻用拙存吾道,又闻巧者拙之奴。”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拙”,即朴实、真诚的生活态度,而那些看似聪明的人实际上只是被“巧”所奴役。

“我生无事不守拙,自安义命心怡愉。”诗人表明自己一生都坚持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顺应自然规律,内心感到满足和愉悦。接下来,“天上神仙比我拙,其拙还为世间无。”将自己与天上的神仙进行对比,指出即使是神仙,他们的智慧也远不及“拙”的价值,因为真正的智慧往往体现在平凡之中。

最后,“一年一度一相见,牛郎织女天一隅。银河竟绝仙槎渡,填桥还待白项乌?”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赞美。每年只有一次的相聚,象征着人间情感的珍贵与难得。而银河的阻隔,需要白项乌来搭桥,象征着人间情感的坚韧与执着。最后,“何如黄海、黑海、地中海,凡夫乘风破浪来往只须臾!”诗人以大海的广阔与凡人的自由来反衬出人间情感的宝贵,强调了平凡人通过努力可以跨越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通过对“巧”与“拙”的对比,以及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引用,表达了对朴实生活态度的推崇,对人间情感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奋斗精神的肯定。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寐

不寐听更筹,虫声闹不休。

残灯摇永夜,凉吹入初秋。

昔我犹今我,乡愁杂旅愁。

平生未了事,一一上心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中秋蒋梓舒明府在河口釐厂楼上邀饮赏月

江根收暮霭,河口吐冰轮。

照我须眉现,与君面目真。

今秋同作客,明岁是何人?

不醉亦何待,提壶酌数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日与蒋梓舒明府再游鼎湖(其一)

一江秋水一江烟,酒具茶铛共一船。

携手蒋侯船上坐,偷閒重试鼎湖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秋日与蒋梓舒明府再游鼎湖(其二)

石径秋风作势骄,旧经行处响萧萧。

千山落叶无人扫,尽逐山泉过野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