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三)

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

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

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

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计算和逻辑从未有过依据,仁德之人也无法得知。
许多人因为愚昧直到老去,像兰花桂花般在苦难中早早凋零。
无法消解千年之恨,就像万里江山被分割。
面对清风,我痛哭一声,悲伤之情容易驱散天边的云彩。

注释

算数:数学或逻辑。
曾:曾经。
无据:没有根据。
仁人:有仁德的人。
莫:没有。
愚:愚蠢。
至老:到老。
兰桂:兰花和桂花,象征高洁。
苦先焚:在困苦中先凋谢。
不竟:无法消除。
千秋恨:长久的遗憾。
还如:如同。
万里分:万里江山被分割。
临风:面对着风。
一:一声。
号恸:大声痛哭。
易散:容易消散。
日边云:天边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标题为《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三)》。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物裴吴和韩舍人的哀悼之情。"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暗指他们的美德和智慧未被世人充分理解和认可;"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借兰桂比喻他们的高尚品质在早年就遭受打击,暗示了他们的不幸遭遇;"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表达了对未能长久流传后世的遗憾;最后"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诗人面对风声和云彩的悲泣,显得尤为凄凉。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情而哀婉的挽歌,体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四)

昨时宾晏地,今见穗纬遮。

栖室那因鵩,从杯不为蛇。

曾无越人术,意起汉臣嗟。

明日东城陌,悲凉后部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一)

平生交友泪,又哭寝门前。

鲁叟不言命,楚人空问天。

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

莫恨终埋没,文章自可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望夫山

亭亭千古质,曾是念征夫。

一作山头石,畏看天际途。

犹如托萝蔓,不似采蘼芜。

时有江云近,仙衣挂六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梅花

似畏群芳妒,先春发故林。

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

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

南枝已零落,羌笛寄馀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