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史寿卿二画(其二)

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

忆著江南好兄弟,岁寒风雪欲何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年轻时曾在原诗中读到
忽然听见鸟儿在竹枝间鸣叫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
原诗:指过去的诗歌或典籍。
飞鸣:飞翔并发出叫声。
竹枝:竹子的枝条。
忆著:回忆起。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可能代指温暖的地方。
好兄弟:亲密的朋友。
岁寒:寒冬时节。
风雪:大风和雪花。
欲何之:想要去哪里。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之情的诗句。开篇“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景象,勾勒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感氛围。“少年曾读”表明作者在年轻时曾在田野上吟诵诗歌,而“忽见飞鸣傍竹枝”则暗示现在的孤独与寂寞,似乎只有风声在耳边回响,这种对照强烈地唤起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哀愁。

接着,“忆著江南好兄弟,岁寒风雪欲何之”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江南好兄弟”指的是在江南相聚时的亲密朋友,而“岁寒风雪欲何之”则描绘了一种凛冽的冬日景象,反映出作者心中的忧虑与无奈,似乎在问自己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应该向何处寻求温暖。

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和未来的迷茫。整体上,这几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题史寿卿二画(其一)

香草何时号水仙,翠翘罗袜步蹁跹。

风标宜作梅花伴,不入离骚亦偶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江贯道雨溪晚钓卷后

雨后沧波泯泯流,樵夫归去有渔舟。

江郎缩地能如此,何必双溪叠嶂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汤松年画卷(其一)

貌得人间真乘黄,曹将军后有韦郎。

奚官牵挽犹西望,似忆春风苜蓿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汤松年画卷(其二)

紫蜡团心栗玉松,荼蘼香色似同宗。

因思弄蕊攀条处,花刺勾人晓露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