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自题小照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歌]韵

翻译

曾经走南闯北,如今又一次来到西北,路途中经历了众多山河关隘,人的形体相貌决定不了命运,内心的悲痛和忧思不能用言语来描述,回头一想十八年已经过去。从春梦中还能醒来么?细雨滋润万物,春风鼓荡船帆,小影中的我,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独自吟哦。只剩下瓶花,数枝已经足够了。
刚由湖湘之地来到这里,饱经风霜,揽镜自照,但见满面风尘,镜子不会随人的意愿,感到自己形貌变化之大,难道是我醉酒后发红的脸色只是形貌发生变化吗?拔出锋利的宝剑想要高声歌唱,有多少侠义之骨,经得起揉搓?说的这个人是我,睁眼细看难以相信。

注释

望海潮:词牌名,一百零七字,双调,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一韵到底。
骨相:指人的骨骼、相貌。
古人以骨相推论人的命运和性格。
如《东观汉记》载,相者谈班超为万里侯相即是。
肠轮:指忧郁伤感,心绪不宁。
春梦:春日之梦,常喻世事无常,繁华易逝。
吟哦:有节奏地背诵、朗读。
鉴:镜子。
“形还”句:陶渊明有《形赠影》、《影答形》、《神释》三章,总称《形影神诗三首》。
颜酡:醉后脸色发红。
科:传统戏剧中角色的动作叫科。
此指影相的动作姿态。

鉴赏

此诗《望海潮·自题小照》由晚清思想家谭嗣同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自我反思。

首句“曾经沧海,又来沙漠”,以“沧海”喻广阔的人生经历,“沙漠”则象征新的挑战与未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变化的坦然与勇气。接着“四千里外关河”一句,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置身于异地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之感。

“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三句,通过自省的方式,揭示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自我成长的必然性。“春梦醒来波,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独的画面,诗人仿佛在春日的细雨中,独自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内心充满感慨。

“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一句,以瓶花为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自我审视,他如同一位脱去渔蓑的渔夫,面对自己的风尘面貌,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

“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酒后颜酡”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形象的独立思考,强调了个人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非外界的评价或酒后的放纵。“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则展现了一种豪情与坚韧,诗人渴望通过行动证明自己,但同时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不易被外界认可。

最后,“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一句,以幽默的方式收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探索与自我接纳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谭嗣同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多面性,以及他对人生、自我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4)

谭嗣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摄山怀古三首(其一)明徵君

徵君淡荡人,弓车讵可招。

笑视萧老公,慁我空哓哓。

百年御碑自孱主,亦复不足扬孤标。

至今双老鹤,犹从白云巢。

形式: 古风

摄山怀古三首(其二)徐骑省

骑省好兄弟,澄心堂上双尊宿。

朝朝下直归对床,好句更相属。

降王既踉跄,遗臣亦摧辱。

可怜亡国痛,尽在江南录。

一麾西邠去,苦寒入腹谁相禦。

衣褐亦何妨,江左华风良贵倨。

归魂返故山,夜猿哭潸潸。

吁嗟乎,十郎茶肆俱榛菅。

形式: 古风

摄山怀古三首(其三)张指挥

孤忠有佳儿,羽林生光辉。

试看蒋陵下,周粟生尚希。

更爱诗思工,如鸿冥冥飞。

中山孙子亦式微,白门世臣张锦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定林寺

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

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

拟之王卢岂其伦?

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

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

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