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到东家岩桂乡,花房浓密树身长。
风行黄落留云影,雨出青空漏日光。
已分角巾攲处折,未饶藜杖静中忙。
山林寂寂归高隐,水石迢迢出远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桂花园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首句“行到东家岩桂乡”,点明了地点和主题——桂花园。接着,“花房浓密树身长”描绘了桂树繁茂、花朵密集的景象,展现了桂花园的生机勃勃。
“风行黄落留云影,雨出青空漏日光”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风吹过桂树时带下的落叶与云影,以及雨后阳光穿透云层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已分角巾攲处折,未饶藜杖静中忙”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悠闲与忙碌并存的心态。角巾象征着文人的闲适,藜杖则是行者的工具,这两者并存,既体现了诗人的文人气质,也暗示了他作为行者的探索精神。
最后,“山林寂寂归高隐,水石迢迢出远荒”两句,以山林的寂静和远方荒野的水石,进一步深化了隐逸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花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隐逸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撩乱蒙笼黯淡中,海棠收叶尚藏红。
燕支肯负匀妆浅,翡翠何贪剪刻工。
酒病未苏还懊恼,春愁才解易怔忡。
流芳催得年华老,又见啼莺转小丛。
年年常得醉君家,今日红梅正著花。
点注初非桃有艳,横斜宁与李争华。
依然竹外并林下,况复山颠与水涯。
步绕孤根香更在,高怀无惜共流霞。
暗香疏影入深杯,人怪新妆不是梅。
祇恐冰清惊俗眼,故移酒晕入花腮。
兰生林处元同臭,杏满园时肯乱陪。
迟日艳阳天气里,有欢赢得倒金罍。
残雪馀寒二月来,涧东犹是欲开梅。
夕阳影澹初寻句,流水声清更把杯。
取友唤邻相领略,破荒择胜独徘徊。
谁能折向南枝醉,一阵繁香扑麝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