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灵怨

楚山青,楚江永,幽弦出水寒波动。

青丝短,别恨长,碧潭浸月照微茫。

声清切,惊落叶,夜半啼猿愁不歇。

听悠悠,湘水流,苍梧缥缈黛云秋。

猿声急,丝声咽,吹入《竹枝》转凄绝。

竹烟浮,泪未收,寥天清怨泣渔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丁裔沆的《湘灵怨》描绘了一幅楚地湘江边的秋夜画卷。开篇以“楚山青,楚江永”起笔,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幽深景象,暗示了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接着,“幽弦出水寒波动”描绘了琴声如水波般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传递出离别的悲凉。

“青丝短,别恨长”通过女子的头发象征情感的细腻与无尽的哀愁。月光洒在碧潭上,映照出“碧潭浸月照微茫”的画面,增添了神秘而凄美的氛围。“声清切,惊落叶”进一步渲染了琴声的穿透力,连落叶都为之动容,夜半时分,猿猴的哀鸣与琴声交织,构成了一幅愁苦的画面。

“听悠悠,湘水流,苍梧缥缈黛云秋”描绘了湘水的悠长和远方苍梧山的朦胧,寓言了湘灵的哀思飘渺无际。最后,“猿声急,丝声咽,吹入《竹枝》转凄绝”,琴声与猿啼合为一体,融入《竹枝词》,使得整个乐曲更为悲凉。烟雾缭绕中,渔舟上的泪水未干,表达了对湘灵的深深同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音乐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湘灵的哀怨之情,以及诗人对人生离别与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丁裔沆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湘江之畔,感受那份深深的哀愁。

收录诗词(2)

丁裔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虎丘对月

虎丘今夜月,极目思悠哉。

白露中宵降,清光万里开。

笙歌沈鼓角,镫火出楼台。

少小经游地,曾陪杖履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秦淮竹枝词(其一)

秦淮春水绿迢迢,杨柳千条更万条。

每过珠帘停打桨,惹他帘内罢吹箫。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萧]韵

秦淮竹枝词(其二)

戏演鱼龙夜不眠,梨园牌号阮家编。

轻轻断送南朝事,一曲《春镫》《燕子笺》。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秦淮竹枝词(其三)

藩邸初来乐府奢,中官四出选良家。

一朝马上琵琶去,井底曾无张丽华。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