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进士子善尹鄱阳

治民如烹鲜,此语传自昔。

迩来才俊士,古训耻诵习。

哗然烦其令,藉口兴与革。

遂令田野间,奔走废耕织。

朝廷念元元,置吏务安辑。

岂意更劳扰,肥身重民瘠。

沈生起巍科,探讨遍六籍。

况复有家教,兹义谅能识。

鄱阳号乐土,近稍异往日。

抚摩还富厚,夙夜在努力。

高才如骐骝,千里初发迹。

康庄与曲径,慎哉审所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阶所作,名为《送沈进士子善尹鄱阳》。诗中以“治民如烹鲜”开篇,引出治理百姓如同烹饪新鲜食材,需要谨慎小心,不可急躁的道理。接着,诗人指出近来一些才俊之士,对古代的教诲感到羞耻,不加诵习,导致官府的命令被滥用,百姓因此奔走劳碌,耕织之事荒废。

然而,朝廷始终关心百姓的福祉,设置官员以安抚民心,却未曾料到这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他们更加困苦。在此背景下,沈子善以优异的成绩步入仕途,广泛研读六经,深谙治国之道。他来自一个注重家庭教育的家庭,对于“治民如烹鲜”的道理有深刻的理解。

诗中提到鄱阳曾是乐土,但近来情况有所变化。沈子善的到来,将带来抚慰和富足,他日夜努力,致力于改善当地状况。诗中以“高才如骐骝,千里初发迹”比喻沈子善的才华,如同骏马刚刚踏上千里征程。最后,诗人提醒沈子善在选择道路时要谨慎,既要追求远大的目标,也要脚踏实地,审慎行事。

整首诗表达了对沈子善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工作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对官员治理的期望。

收录诗词(59)

徐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甥赴卫辉幕

汝母子之姊,六年长于予。

予昔生十龄,夜烛诵诗书。

汝母执女红,竟夕与予俱。

兹事四十年,想像昨日如。

头颅各己白,相望天一隅。

每怀骨肉情,中宵起嗟吁。

春来获见汝,差足慰烦纡。

汝今幸有官,汝母当怡愉。

汝本故家子,书香袭巾裾。

予衰愧忝窃,早晚赋归欤。

汝宜两念此,奉法保民誉。

禄养傥能久,庶报生汝劬。

舅甥共休戚,赠言不以谀。

勖哉万里程,夙夜慎所趋。

形式: 古风

送李南原邦伯二首(其一)

明月渡江渚,流光满林间。

念此理朱弦,境远意自閒。

上弦弹别鹤,下弦奏高山。

山高不可即,鹤飞无双还。

曲终更悽恻,喟然凋芳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李南原邦伯二首(其二)

璞玉藉雕琢,硎金赖镕铸。

居然失良工,宁免废弃惧。

秋江浩无梁,深山昼多雾。

欲从不可得,徘徊自朝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从庾岭北归至万安县舟中作

嗟予谬时网,作吏入西粤。

饱历五岭云,四见梅花发。

草树冬常青,岚雾昼不歇。

徇禄叹迷方,留滞渐英达。

驾言适京师,归途岭初越。

忽惊险阻尽,俯视原隰阔。

白沙缀疏星,碧水澹华月。

乘流耳目新,破浪精神豁。

鸥鸟会我衷,飞鸣恣怡悦。

虽牵行役悲,吾躬庶可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