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赠闽兰秋来忽发两丛清香可爱

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垂香玉两丛。

和露纫为湘水佩,凌风如到蕊珠宫。

谁言别有幽贞在,我已相忘臭味中。

老去相如才思减,临窗欲赋不能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闽地兰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之气。诗人以“灵根珍重”开篇,赞美兰花的珍贵与独特,将其比作来自瓯东的珍宝。接着,“绀碧垂香玉两丛”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兰花的色泽与香气,仿佛两丛垂下的碧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和露纫为湘水佩,凌风如到蕊珠宫”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兰花的清雅与脱俗。兰花如同被晨露润泽的湘水佩饰,又似在微风中飘逸,仿佛进入了仙界的蕊珠宫,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谁言别有幽贞在,我已相忘臭味中”则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高洁品质的深刻感悟,以及自己对世俗的淡然态度。兰花的幽贞品质,让诗人仿佛忘记了尘世的污浊,达到了心灵的净化。

最后,“老去相如才思减,临窗欲赋不能工”两句,流露出诗人年岁渐长,才思或许不如从前,但面对如此美丽的兰花,却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其美,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欣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闽地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与高洁之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写兰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何处幽香扑酒樽,洲中杜若畹中荪。

纫来为佩裁为服,不许薋葹挂荜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紫兰

碧玉参差簇紫英,当年剩有国香名。

风前漫结幽人佩,澧浦春深寄未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采莲曲

南湖采莲女,日日南湖归。

浅渚莲子满,深潭荷叶稀。

荡桨娇无力,水溅越罗衣。

无心却回棹,贪看鸳鸯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