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君遇的作品《风流子》。全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哀愁与思念。
"春被雨禁持。伤心事、仿佛去年时。" 这两句诗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春日雨中独坐的氛围,伤感之情随着春雨一起涌上心头,如同往昔的旧事重现。
"记芳径暮归,褪妆微醝,暗帏先寝,闻笑佯痴。" 这四句诗中,芳径暮归是对过去美好情景的回忆,褪妆微醉、暗帏先寝则透露出女子在等待中的不舍与羞涩,而听闻笑声却又带着几分痴迷。
"回首别离容易过,杨柳又依依。" 这两句表达了对往昔别离的无奈,以及那随风摇曳、依依不舍的杨柳似乎也在诉说着类似的离愁。
接下来的"红烛怨歌,鬓花零落,青绫牵梦,屏影参差。" 描述了一场宴席上女子的情感变化,从红烛下的怨歌到鬓角的鬓花随风飘散,再到青绫中的梦境与屏风间参差的光影,这些细节都在强化诗中那种难以释怀的情绪。
"桃源今何在,刘郎去,应念瘦损香肌。" 这两句则是对传说中桃花源的追问,以及对那位去了的刘郎的思念和担忧,他是否还会记得自己因等待而变得瘦弱的身躯。
"误约夜阑,从前怪我多疑。" 这两句诗表达了错过的约定以及过去人们对自己多疑的态度,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
最后的"但怕收残泪,对人徐语,指弹新恨,推户潜窥。" 是对泪水的珍惜与对他人的缓慢言辞,这些都透露出一种深藏的哀伤,而指弹新恨则是在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作者在爱情失落后的复杂心境。它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无法挽回的离别与无奈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