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

五月行人汗如雨,意绪昏昏杂尘土。

浯溪一见中兴碑,便有清风濯烦暑。

中兴之业诚艰难,敢作汉武周宣看。

纷然大历上元间,文恬武嬉主则孱。

但知追咎一禄山,袖手不作如旁观。

天亦未使庸夫干,故生李郭在人间。

一时节士张许颜,其谁不知唐已安。

道州落笔风雨寒,鲁公大书镇百蛮。

诃叱水怪摧神奸,有臣若此亡所叹。

而不能使君心还,我来转岭逾千盘。

对此凛然清肺肝,想见群小遭讥弹。

尔曹何心犹诞谩,至今怒发常冲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浯溪》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通过描绘五月炎热的景象和对浯溪中兴碑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诗中以“五月行人汗如雨”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夏日酷热的场景,接着提到“意绪昏昏杂尘土”,表现了人在炎热中的疲惫与烦躁。随后,诗人“一见中兴碑”,仿佛感受到了清风拂面,驱散了烦暑,象征着历史上的中兴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慰藉。

接下来,诗人对历史进行了反思,“中兴之业诚艰难”,指出中兴事业的不易,但又强调不应仅将目光聚焦于叛乱者如安禄山,而应反思整个时代的治理是否得当。诗人认为,虽然时代存在文恬武嬉的现象,导致国力削弱,但幸运的是,像李泌、郭子仪这样的贤臣仍在人间,为国家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诗中特别提到了道州的文人和鲁公(指颜真卿)的事迹,他们以才学和勇气对抗邪恶势力,维护了国家的安定。然而,尽管有如此贤臣的存在,诗人的内心仍感到忧虑,担心君主未能真正认识到这些贤臣的价值,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中兴。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批评那些对历史真相视而不见的人,即使在今天,他们的行为依然令人愤怒。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贤臣的敬仰、对历史教训的重视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担忧。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送元上人归禾山

长嚣而寂,方作而息。如射破的,初不以力。

子居深山,又处绝顶。避嚣不作,二事俱屏。

往来临川,道里且千。一见我喜,如旧交然。

我欲属子,重于发言。子请则坚,之子之贤。

遍寻诸方,不主先入。唯是之从,何拘何执。

惟昔善财,我曹之师。其心广大,谁能间之。

山高海深,德则不孤。不深不高,培塿潢污。

奚必深山,惟静之守。求寂念息,以阅永久。

形式: 四言诗

赠一上人

偶从岭峤转江东,得向疏山见一公。

所至共游常草草,尔来相遇更匆匆。

晁郎埋骨虚无里,璧老收声苍莽中。

二十馀年往还事,半随秋雁落寒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圭公杲公四首(其一)

北归住江西,尘事日窘束。

两公时踵门,高谊已绝俗。

空房拥残火,更许相就宿。

不嫌寒无毡,肯厌饭脱粟。

形式: 古风

赠圭公杲公四首(其二)

杲公玉壶冰,所至自清净。

圭公出林鹤,肯与鸡骛竞。

吾穷得两公,颇觉意气盛。

未能出艰危,犹足起衰病。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