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十)啸台

天地本一气,至音唯可通。

金石与笙箫,喤喤徒乱聪。

为君一登啸,玄鹤来高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十)啸台》。诗中以“天地本一气,至音唯可通”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和谐与音乐的美妙联系起来,暗示了啸台作为抒发情感、沟通天地之气的独特功能。

“金石与笙箫,喤喤徒乱聪”两句,通过对比金石乐器和笙箫等传统乐器的声音,指出它们虽能发出宏大的声响,却可能扰乱人的听觉,不如啸声那样纯粹而直达心灵深处。接下来,“为君一登啸,玄鹤来高空”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独自在啸台上长啸,引来高飞的玄鹤,象征着啸声的纯净与深远,能够吸引自然界中的灵物响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啸声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十一)石丈

晋国昔能言,泰山曾自立。

神异即不无,幽奇讵能及。

拔起若兴云,濛濛翠犹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十二)竹径

结根幸在兹,绿筠长可保。

涌翠为波涛,秋声满晴昊。

三径净无尘,风影自能扫。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十三)绿萝书屋

雨霁闻鸟声,春阴覆林莽。

碧藓印阶明,绿萝缘壁上。

中有读书人,千秋遂孤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癸酉人日偕王础尘王新侯王立安过石公精舍惠州王使君紫诠挈其诸孙已先在同登怀古楼即事作

献岁酬酢劳,郊坰未曾出。

今与良朋偕,方知值人日。

东风动高怀,幽事期禅室。

欢然集童冠,不暇计六七。

长文抱着车,荀彧幼在膝。

入林钟乍鸣,清梵磬未毕。

隔篱辨主宾,近牖闻琴瑟。

石径绝纤埃,板桥度残蔤。

登楼一舒眺,日月飞何疾。

万古浩茫茫,天步无停跸。

石门犹汉垒,香浦非前率。

陇亩半青黄,沧波一洄潏。

寒花采玉兰,圃树攀霜橘。

老大习酸辛,稚子甘崖蜜。

聊为虎溪笑,且试玄卿笔。

即事非古今,至道忘儒佛。

询知吏为隐,亦有民名逸。

冀留金石篇,来者为可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