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舟行十首(其一)

避濑沿崖曲,凭危缆树高。

浊斯聊濯足,深矣讵容篙。

并力怜舟子,无功愧我曹。

晚来何处泊,清啸答松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连江舟行十首(其一)》描绘了诗人乘船沿江而行的情景。首句“避濑沿崖曲”,写舟行避开湍急的溪流,沿着弯曲的山崖前行,展现了江水的险峻与旅途的艰辛。次句“凭危缆树高”进一步强调了船只在高崖上依靠缆绳稳定,凸显了航行的危险。

第三句“浊斯聊濯足”,诗人以江水的浑浊为背景,表达出暂时停歇,洗去尘埃的愿望,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第四句“深矣讵容篙”,则揭示了江水之深,暗示了行舟的艰难,表达了对水势的敬畏。

第五、六句“并力怜舟子,无功愧我曹”,诗人表达了对舟子辛劳的同情,同时也自谦地感到自己虽身处舟中,却未能亲自划桨,有所作为,流露出一种责任感和谦逊之情。

最后两句“晚来何处泊,清啸答松涛”,诗人想象着傍晚时分,船将在何处停泊,他以悠长的啸声回应松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意境,寓含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舟行连江的所见所感,既有旅途的艰辛,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连江舟行十首(其二)

篷窗观物化,幽兴亦无涯。

翠筱抽黄箨,青林蔓白花。

蜗涎光暗石,虫蜕聚浮槎。小憩?崖瀑,清风试煮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连江舟行十首(其三)

暮宿依沙觜,朝行亚树腰。

乱山云作雨,一夜水如潮。

激石流还逆,盘涡势未消。

山灵应迟我,莫叹客程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连江舟行十首(其四)

信宿双符峡,滩高不敢牵。

洪涛迷望眼,飞沫洒吟肩。

众力千钧勇,微生一线悬。

垂堂念明训,吾命付苍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连江舟行十首(其五)

秀色盘千叠,寒光凝九渊。

土膏常产锡,石髓亦成铅。

不藉冰霜力,应滋草木妍。

我行图画里,何得有尘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