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人

月中一双鹤,石上千尺松。

素琴入爽籁,山酒和春容。

幽瀑有时断,片云无所从。

何事苏门生,携手东南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月光下两只鹤在飞翔,石头上参天的松树耸立。
洁白的琴声融入清风,山间的美酒映衬着春天的景色。
幽深的瀑布时隐时现,一片云彩无处依附。
为何苏门的学生,要携手共登东南的山峰呢?

注释

一双鹤:指两只鹤。
千尺松:形容松树非常高大。
素琴:指未经装饰的古琴,象征高雅的音乐。
爽籁:清脆悦耳的声音。
山酒:山野间的自酿美酒。
春容:春天的景象。
幽瀑:隐蔽的瀑布。
苏门生:指苏门派的学生,这里可能暗指某位文人。
东南峰:指某个方向的山峰,可能寓意远方或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中景象,充满了超然物外之意。"月中一双鹤"写出了夜深人静时,那对白鹤在明月下飞翔的情景,显得格外清高脱俗。"石上千尺松"则形容了古老巨大的松树立于岩石之上,岁月悠长,宛如时间的见证。

"素琴入爽籁"指的是在这宁静的山中,有着一把未经雕饰、纯净无华的古琴,其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山酒和春容"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品尝着自酿的美酒,与春天的温暖气息相融合,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幽瀑有时断"写出了山中的溪流,有时奔腾不息,有时又突然间消失无踪,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片云无所从"则形容了天空中偶尔飘过的那一抹云彩,没有特定的方向,无拘无束。

最后两句"何事苏门生,携手东南峰"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或邀请。这里的"苏门生"可能是指一位隐逸之士,而非历史上的苏轼。诗人询问友人是否有何等事情,然后提出携手同行至东南的一座山峰,共同享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常林欢歌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咿喔鸡鸣早。

形式: 古风

惜春词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形式: 古风

晚归曲

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

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

青丝系船向江木,兰芽出土吴江曲。

水极晴摇泛滟红,草平春染烟绵绿。

玉鞭骑马杨叛儿,刻金作凤光参差。

丁丁暖漏滴花影,催入景阳人不知。

弯堤弱柳遥相瞩,雀扇团圆掩香玉。

莲塘艇子归不归,柳暗桑秾闻布谷。

形式: 古风

猎骑辞

早辞平扆殿,夕奉湘南宴。

香兔抱微烟,重鳞叠轻扇。

蚕饥使君马,雁避将军箭。

宝柱惜离弦,流黄悲赤县。

理钗低舞鬓,换袖回歌面。

晚柳未如丝,春花已如霰。

所嗟故里曲,不及青楼宴。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