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鉴轩

一轩曾揭鉴为名,轩下方池彻底清。

坐客不须频拂拭,主人犹恐太分明。

一尘不染原无物,万象俱涵岂有情。

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闲风浪不曾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书房景象,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纯净无染的理想空间。

“一轩曾揭鉴为名,轩下方池彻底清。”开篇即以“轩”和“鉴”作为引子,点明场所,轩是书房或亭阁的一部分,而“曾揭鉴”则暗示了主人对品味生活的追求。"轩下方池"展现了一片清净之地,不仅环境宁静,而且水质澄清。

“坐客不须频拂拭,主人犹恐太分明。”这两句诗表达了主人的细心和对纯洁环境的执着,即使是来访的客人也不必过于拂去尘埃,而主人则更是害怕任何一点杂质都会破坏这一片清净。

“一尘不染原无物,万象俱涵岂有情。”这两句诗深化了上述意境,一切尘世的污秽在这里都不复存在,万事万物都被包含在这个纯净的空间中,而这种纯净之境超越了情感的羁绊。

“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闲风浪不曾平。”最后两句诗转而指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以"堪笑"表达对远方越湖波涛的淡然,不再是书房之内,而是一种心灵上的超脱,即便是三百里外的风浪,也不过是平常事。

整首诗通过对空间纯净与个体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清净生活和高远理想追求的情怀。

收录诗词(2)

石延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文莹师携琴见访

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

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

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

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海棠(其一)

化工裁剪用功专,濯锦江头价最偏。

酷爱几思凭画手,难题浑觉挫诗权。

艳凝绛缬深深染,树认红绡密密连。

因想当年武平一,枝枝眷赐侍臣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皇朝四十三龙首,身到黄扉止四人。

形式: 押[真]韵

竹浦渔归

钓罢收纶日既残,扁舟一叶解登湾。

长歌欸乃乘风去,鸣橹咿哑趁月还。

翡翠跃飞红蓼内,鸳鸯惊起白蘋间。

奔驰马足车尘者,回首烟波羡尔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