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旦所作的《怀归偶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之情。
首联“故乡极目渺云山,长啸何当拂袖还”,描绘了诗人眺望故乡,只见云山渺茫,不禁长啸,表达了渴望回归故乡的强烈愿望。这里的“拂袖还”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想要摆脱当前束缚,回到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颔联“缨冕翻为今日累,簿书那得片时閒”,诗人感叹自己身居官位,反而成了今日的负担,日常繁琐的文书工作让他无法得到片刻的宁静。这里通过对比官场的束缚与内心的渴望,突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颈联“十年名姓通朝籍,一谪尘寰隔帝关”,描述了诗人十年间在朝为官的经历,虽然名声显赫,但是一次被贬谪后,与皇帝的距离仿佛隔着一个尘世,表达了对官场变迁的无奈和对权力距离的感慨。
尾联“功业无成嗟老大,镜中消得鬓毛斑”,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虽然年岁已高,但功业未成,镜中的白发见证了他的岁月流逝。这句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刻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