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偶书

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

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夕阳掩半面,云浪为风勒。

便以湖作纸,欲画手莫即。

见瞥况难谛,历多何暇忆。

舟子无雅情,双橹斗归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过湖偶书》描绘了傍晚时分泛舟湖上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湖景画面。"薄暮及东泛",点明时间是黄昏,诗人乘船向东航行,视野开阔,心情舒畅。"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湖水清澈如镜,诗人仿佛能借此洗涤心灵,感受秋天的清凉。

远处的树木倒映在水面,如同空中飘浮的植物,虚实相生,展现出湖光山色的深远意境。"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寥寥几笔勾勒出山峦的秀美,如女子黛眉轻描,增添了诗意。夕阳西下,只露出半边脸庞,云浪随风翻涌,如同被风约束,形成动态的画面。

诗人感慨万千,想要以湖为纸,挥毫泼墨,却因美景太过迷人,难以落笔。"见瞥况难谛,历多何暇忆",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和留恋,无法一一详述。最后,"舟子无雅情,双橹斗归力",以舟子的忙碌与诗人的心境形成对比,更显出湖上生活的恬静与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湖光山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沈周高超的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钩弋夫人

河洲窈窕天下奇,气不閟灵占者知。

深拳握玉春满把,临河一笑为君披。

与君七十仍生子,周公负之画图里。

好而不爱情则疑,主少母壮乃媒死。

云阳十里吹香风,丝履故在黄肠空。

不应青鸟有遗爱,飞绕灵台怅望中。

形式: 古风

题钱舜举渔乐图

长川无风绉秋碧,鸭嘴平滩引南北。

水枫脱叶荻花飞,独许红茏占秋色。

东船老渔罱鱼立,手擘罱竿双脚赤。

清波照鱼如可拾,自见须眉还历历。

老妻背坐乳小儿,似厌大儿争且索。

西船收纶唱歌返,短楫弄波声湱湱。

一家妻子团圞头,三泖五湖供泛宅。

得鱼换米日月饱,鲜鲤活鲈为黍稷。

渔船两叶天地间,翻觉船宽浮世窄。

与渔传神霅溪老,满眼江湖纸盈尺。

烟波情性渔不知,令渔见画渔还惜。

形式: 古风

书周节妇孝感之异

黄氏十九时,归周文璧氏。

二年文璧丧,弱惟一女恃。

有姑患痿痹,其状莫比儗。

有肢如无筋,有骨如无髓。

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蜕委。

日夜但冥冥,仅有息存尔。

闻听与触动,稍及即厥死。

荐地方儗步,通问必附耳。

艰难食溲次,不敢托诸婢。

百药无一效,百累丛一已。

黄氏心烦恼,惛惛不知处。

东家优婆夷,怜悯为黄语。

"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

愆业如丘山,宿世所积累。

须皈大势力,南海有大士。

解难说真言,功德莫思议。

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

一言一拜叩,亿又八千数。

在佛虽有程,敬爱无庸纪。

功深果报近,何患患不起。

"黄氏闻是言,烦恼生欢喜。

归室便置像,恭敬为作礼。

沐浴体投地,心观口娓娓。

亦不知其终,亦不知其始。

亦不知其寒,亦不知其暑。

阅日千八百,历年数得五。

俄梦见一姥,前黄行迤逦。

心谓是现化,称名略不顾。

极力欲追即,步步悬尺只。

径入一区庐,阖户若相拒。

款叩发号泣,其户豁然启。

菩萨示妙相,金光烁瞻睹。

头上珠璎珞,晃晃复蕊蕊。

莲目垂慈光,宣言启玉齿。

黄氏前谛听,合掌作长跪。

云汝依吾道,悉知悉见已。

慈悲为我愿,岂无嘱付汝。

循功加精进,九日一扶倚。

七九扶以行,前及我处所。

觉来汗淋淋,其言尚在耳。

悟佛为众生,方便指门户。

信心愈坚牢,额破吻俱腐。

临日试小掖,筋骨觉可举。

屡试屡无难,还能步移跬。

彳亍诣像前,奠香致情旨。

其炷从空跃,踰梁而直下。乃著于本人,正中顶?里。

其声若惊霆,其势若击杵。

身心发震竦,百苦悉皆去。

如风捲天云,不复剩渣滓。

如春活枯草,如冰化为水。

亲党尽来观,赞叹世无此。

姑谢新妇力,脱我出死簿。

新妇答何功,菩萨威力故。

此事闻其甥,王纶能覼缕。

韦虚气治痿,若或有仙技。

黄氏孝治痿,专以诚为主。

格物与布气,非诚莫相与。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鲤。

事本出非常,未可论常理。

我特书其孝,勃蹊用为砥。

至今昆山人,大书播邑史。

形式: 古风

二月八日过灵殿祥公房

理舟指南郊,迢迢及侧景。

中途止溪寺,陶烟接村暝。

门前见新月,步步踏松影。

虚寮寂无风,已有孤烛耿。

衲子作供养,炉香侑碗茗。

知我解吟事,其意似有请。

宿酒发孤兴,捉笔便欣领。

草草成数行,狂书乱斜整。

复作挂猿枝,墨沈带云冷。

但记此经过,流传我何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