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文一武偶相逢,说尽英雄各不同。
俱往长安朝圣主,姓名终是达天聪。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看似对立却又相互映衬的人物形象——一位文士和一位武士,在某个时刻相遇。他们各自代表着智谋与勇力,虽然身份不同,但都怀揣着追求圣明君主、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诗人通过"俱往长安朝圣主"这一句,暗示了他们共同的目标,即向权力中心进发,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认可。最后一句"姓名终是达天聪"则表达了他们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姓名也将载入史册,智慧与勇气终将被上天所理解。整首诗寓言性强,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主题。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评漫学屠龙,人言枉费工。
自非亲到者,难与论穷通。
入门句子已先酬,唤去呼来第二头。
到此不知茶味者,纷纷空买洞庭舟。
发言先要心无愧,遣事应须理处长。
莫学里闬无信者,从朝至暮错商量。
泉石膏肓不可医,晓钟吟到夕阳时。
天然句子终难得,几向风前暗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