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的《隩草戊戌仲冬和韵(其五)》中的第五首。诗中以“一自椎秦后”开篇,引出历史的沧桑巨变,表达了对历史变革的深沉感慨。接着,“同人在海山”,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境界。
“冠裳不可毁,节义敢轻删。”这两句强调了个人品格与节操的重要性,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理想追求。“受冻频坚骨,撄霜茂长颜。”进一步描述了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即使环境恶劣,内心依然保持坚定与乐观。
“南阳高卧稳,罔识世途艰。”最后两句以南阳高卧的典故,比喻诗人选择远离尘嚣、静心修养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坚守与超然物外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