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为谢医士所作,通过描绘秋风、白发、礼乐、乾坤、红杏、山藤、破屋门、菊花等意象,展现了对谢医士高尚品德与生活情趣的赞美。
首句“老向秋风几”,以“老”字开篇,点出人物年岁已高,面对“秋风”的萧瑟,流露出岁月流逝的感慨。“几”字则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岁月的无情。接着“长惊白发根”,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因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惊惧感,白发的增多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引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深深忧虑。
“何身无礼乐,此匕亦乾坤”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礼乐比作广阔的天地,强调了礼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谢医士高尚人格的赞美。这里的“此匕”可能是指谢医士手中的药刀或行医的工具,暗示其在治病救人时所展现的仁心仁术如同天地般广阔。
“红杏谁家洞,山藤破屋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红艳的杏花映衬着破旧的屋门,山藤攀爬其上,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了谢医士虽身处简陋环境,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韧与活力。
“题诗从谢老,倒尽菊花樽”最后两句,通过题诗和倒尽菊花酒的动作,表达了对谢医士的敬仰之情。题诗是一种艺术表达,倒尽菊花樽则体现了对友情的珍惜与生活的洒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谢医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