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从道山庐三首(其三)

日月久栖迟,姓名谁得知。

头戴世儒冠,身著山人衣。

峻颔带薄髭,瘦骨撑疏眉。

青编口能诵,白饭手自炊。

苦茗一两碗,浊醪三两卮。

琴弹多旧曲,窗题少新诗。

别去动经年,坐来愁语离。

幽斋早葺罢,借榻重归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阳月亮长久停留,我的名字又有谁知道。
头戴儒士的帽子,身穿隐士的衣服。
下巴突出带着稀疏胡须,瘦削的骨架支撑着稀疏的眉毛。
青色竹简上的书我能背诵,自己动手煮白米饭。
每天喝上一两碗苦茶,偶尔品三两杯浊酒。
弹奏的琴曲多是老曲子,窗户上题写的诗句少有新作。
分别已经多年,相聚时满心愁绪离别之苦。
幽静的小屋早就修缮完毕,期待再次借床重归这里。

注释

日月:太阳月亮。
栖迟:停留。
姓名:名字。
谁得知:谁知道。
世儒冠:儒士帽子。
山人衣:隐士衣服。
峻颔:突出下巴。
薄髭:稀疏胡须。
疏眉:稀疏眉毛。
青编:青色竹简。
白饭:白米饭。
自炊:自己做饭。
苦茗:苦茶。
浊醪:浊酒。
琴弹:弹琴。
旧曲:老曲子。
窗题:在窗户上题写。
新诗:新作的诗。
别去:离开。
经年:多年。
坐来:相聚时。
愁语离:愁绪离别。
幽斋:幽静小屋。
葺罢:修缮完毕。
借榻:借床。
重归时:再次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学者形象。诗人通过细致的笔触,刻画了主人公日月悠长的孤独生活:他默默无闻,姓名鲜为人知,却保持着儒家的学识和山人的简朴。他头戴儒冠,身穿粗布衣物,面容清瘦,颔下微须,眼神深邃。他的日常生活简单而宁静,研读古籍,亲手煮食,品茗度日,偶尔弹奏旧曲,少有新诗问世。

离别亲友已多年,每当静坐时,心中充满离愁。他的山庐虽然简陋,但已经修葺完毕,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借榻归来,重拾这份宁静的生活。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恬淡与寂寥,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深敬意和向往。

收录诗词(212)

葛绍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袁从道山庐三首(其一)

人生尽驰骛,忙里换乌兔。

白发忽相侵,红颜若何驻。

岂如向丘壑,味此闲中趣。

鸧鹒啼春风,鸤鸠唤时雨。

烟林上笋蕨,晴川下鸥鹭。

好景满眼前,兴来可以赋。

贫贱与富贵,愿言履其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袁宫讲饮西湖

重吟坡老芳鲜句,饮客西湖半醉中。

一段风光带秋色,瘦荷疏柳嫩芙蓉。

形式: 七言绝句

惜春长句

去年花开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

今年花开烟雨愁,坐见落英填污沟。

世事翻覆故应尔,天工卷舒亦如此。

曷不长教四时好,却令二月春草草。

墙头锦红一花梢,人间雪白几鬓毛。

东家儿女喜斗妍,西邻老妇羞颓颜。

亦有对酒高阳徒,零落山丘空画图。

悲来乎,悲来乎,花开花落胡为乎。

把住东风聊自娱,明年晴雨知何如。

形式: 古风

晚出湖上

云树依稀自作行,烟波浩渺别为乡。

渔人不识闲吟客,撒网鸣榔却斗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