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过渡河趋陂沙冈

凌春远行迈,游目恣沿越。

渐辨林中曙,遽失霞上月。

触物谁为情,悲叹曷可歇。

载登隋疆场,况眺宋城阙。

阳坡散初柳,阴曲峙寒雪。

只此判气候,岂必殊燕粤。

湝湝浊河驶,畟畟晨风发。

扬帆截惊赣,倚棹望穷发。

凫雁眇难即,汀兰翠堪结。

美人既莫期,天路复幽绝。

陂冈郁参错,岸沙皓明灭。

日暮孤云与,何以慰忡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自太过渡河趋陂沙冈》,描绘了诗人春天远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凌春远行迈”点出季节和行动,接下来通过“游目恣沿越”展现出诗人游目骋怀的豪放情怀。诗人细致观察沿途景色,从“渐辨林中曙”到“遽失霞上月”,描绘了由夜晚到黎明的转换,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触物谁为情,悲叹曷可歇”表达了诗人对景生情,难以抑制的哀伤。随后,他将视线投向远方的隋疆场和宋城阙,对比历史沧桑,感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洋洋浊河驶,畟畟晨风发”描绘了河水奔流和晨风拂面的景象,而“扬帆截惊赣,倚棹望穷发”则写出舟行江上的壮丽画面。

诗人借“凫雁眇难即,汀兰翠堪结”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美人既莫期,天路复幽绝”的失落感。最后,“陂冈郁参错,岸沙皓明灭”描绘了地形的起伏和沙洲的光影变化,以“日暮孤云与,何以慰忡惙”收束,表达了在旅途中孤独无依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洞察。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阳武咏怀陈平张苍遂及慱浪之事

玉玺戒不力,金镜沦无光。

大人既龙兴,烈夫亦鹰扬。

伊人各乘时,矫若孤云翔。

韩椎岂在屡,秦气日以丧。

六奇佐挥戈,五运开灵昌。

时来屠沽奋,迹往英雄伤。

平生冀风期,况乃逾故疆。

洒泪越修坰,含凄溯河梁。

古坟密嶕峣,春沙郁茫茫。

徒瞻松柏路,讵申椒蕙芳。

遗荣竟何尤,任智终自戕。

羡彼赤松游,援笔即此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览游百泉乃遂登麓眺望二首(其一)

束发怀幽奇,览籍冀有遇。

来登百门泉,果协佳胜趣。

毖毖圆波踊,蔼蔼浮阳聚。

止坎渟泓洌,激石迅湍注。

昔闻沧浪濯,今解川上喻。

岂惟伤卫歌,兼以发蒙虑。

况值春序中,群物巳改故。

菰蒲冒清深,鳞介各有慕。

行羡浴渚凫,静对栖云鹭。

岩霏空潭影,林蔼变朝暮。

极目北上帆,朝宗感游寓。

形式: 古风

览游百泉乃遂登麓眺望二首(其二)

发鞍憩林木,杖策陟陉岘。

岩连岭参错,洲曲岸回转。

白日丽兰薄,原绿静如洗。

啸台既清峻,行窝更幽缅。

慨念昔时人,瞻望泪巳泫。

薜荔夕摇曳,萝径复谁践。

碑板半磨灭,石门积苔藓。

代异道岂隔,事迈迹空显。

独采石间秀,眷此何由展。

逝鹄无卑音,潜虬厌污浅。

旷哉古今意,难与世人辩。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登大梁故城

登高与处卑,由来虑多端。

登高尚寡悰,处卑焉能欢。

以兹历荆榛,褰衣蹑巑岏。

土豪带阴风,楼橹危急湍。

岩岸苦崩奔,椴苇何漫漫。

周望鲜故物,俯察多忧叹。

潜鱼葺其鳞,惊鸟无停翰。

云浮诚不任,渊沉谅何难。

终附岩穴栖,斯地非我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